1
陶莉,跟我同村的邻居,比我大一岁,我俩家房子相聚500米,小时候的玩伴,平时上学放学都一起,周末也会一起出去割猪草,玩弹珠,跳皮筋。
陶莉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才上二年级。
某天,我们正在杨小霞家玩耍,杨小霞眼尖的发现,陶莉妈妈从街上走着回来了,我们定睛一看,的确是陶莉的妈妈,穿着褐色的T恤长裤,提着一袋东西整朝家里走回来。
杨小霞也是我们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她跟陶莉是同年级,但是她在我们村里的村小上学,而陶莉跟我一样在镇小上学。
当年陶莉和我入学的时候,还交了不少择校费。因为我们的父母都想让我们好好学习,所以多花钱也愿意。
陶莉很紧张,赶紧放下皮筋,一边说不玩了一边朝家跑去,拿了语文课本在门口坐着,一本正经的读生字,读词语。
我们都很清楚,所以也不觉得奇怪,就不留她继续玩耍。陶莉的妈妈平常管她比较严,周边的人都清楚。
只有偶尔会让她跟我们一起玩,但时间是非常的少。在陶莉妈妈的眼中,学习要紧,玩耍只会耽误学习,会导致成绩下降。
2
陶莉回去没有五分钟,她妈妈就到家了。到家门口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陶莉有些胆怯的说写完了。
我们其实就站在隔壁家的院坝,能清楚的看见这一幕,她妈妈又问,老师教的都会读了吗?并顺势拿起陶莉手中的书本,指了一个字,让陶莉读,考察考察是不是真的会读了。
陶莉读了,没错。她妈妈又指下一个,陶莉依然没错。她妈妈严肃的表情柔和多了,还带着一些不明显的笑容,或许是严肃习惯了。接着指了两个,陶莉都能轻易的读、写。她妈妈都很满意的。
我们都在开心的想,估计等会儿陶莉就可以出来跟我玩了,因为她学习不错的时候,她妈妈都会很高兴,会允许她出来玩会儿。
却没想到,这时,她妈妈突然将手中的书砸在了陶莉脸上,“啪”的一声。“这个字读什么?”是陶莉妈妈含着薄怒的声音。
我们惊呆的看着这一幕。
陶莉有些懵又有些害怕的再读了一遍。她妈妈一听,陶莉还是那样读的,非常恼怒的罚她就地跪在门口,并纠正陶莉读音,但陶莉一边哭一边,坚持说老师就是这样教的,陶莉自己没有读错。
她妈妈不相信,始终觉得陶莉上课没有认真听,还狡辩……
那种生气到极致的样子其实很可怕,我们也只能远远的看着,也都没有凑过去,因为我们比较害怕陶莉妈妈此时此刻的样子。
但无论陶莉妈妈怎么教训陶莉,陶莉都坚持说这个字就是这么读的。
这样僵持不下,陶莉一边哭着,非常委屈的说,“老师真是这么教的,不信你叫杨小霞,还有阿秋来问,都是不同的老师教的,问问她们怎么说。”
3
于是我们被叫了过去,陶莉妈妈对我们倒是不凶,但我们还是有点畏惧。
陶莉妈妈跟我们讲陶莉为什么挨打,并强调,陶莉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读音都读错。
她说陶莉把“茂(meng,读三声)盛”读成“茂(mao,读四声)盛”,并一直说是老师这么教的,还说自己没有错,听得令人生气……
陶莉妈妈看我们也清楚怎么回事了,顿了顿,就问我:阿秋,你平常最乖,不会撒谎,这个字老师教的什么。
我很认真的回答说,“茂(mao,读四声)盛”,陶莉妈妈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接着,杨小霞也说读“茂(mao,读四声)盛”。
这下,陶莉的妈妈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平常读的“茂(meng,读三声)盛”,到现在老师那里就变成了“茂(mao,读四声)盛”了,怎么说自己也是上过中学的,小学的字还是认得。
虽然问了我们,但还是表示怀疑,又找了几个男生来问,得到的事同样的答案。
最后还是一个年级比我们大的男生说,老师教我们读的时候,还讲过,“茂(meng,读三声)盛”是我们这里的方言,普通话就该念“茂(mao,读四声)盛”,很多家长不清楚,还怪自己孩子没读对……
听到这样说,陶莉妈妈面上有点过不去,遣散了我们。
虽然陶莉妈妈相信了自己读错了,错怪陶莉,也只是叫陶莉不要跪着了,就再没有别的话说。但陶莉眼泪像断线珠子,不停的流,却始终没有哭出声来。
这件事之后,陶莉对她妈妈,怀着的那点怨,已经演变成了恨。从前的种种,渐渐都浮现在陶莉的眼前,甚至打破了陶莉想继续周旋下去的希望。
4
陶莉说,“我不想上学了,我想跳河。”
陶莉不是第一次因为这样的事挨骂挨打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口等陶莉一起去上学,远远的看见,陶莉用手捂着脸走过来,我发现她眼眶湿湿的,像是刚哭过。
我问她怎么了,她没说话,也没有掩饰自己哭过,只是一直捂着脸。我识趣的闭嘴,顺手把我出门前从家里拿的两个橘子给了她一个。
陶莉接过橘子说了声谢谢,弱弱的声音,还带着哭腔。于是我问她是不是挨打了。她点头。
我不知道说什么,叹了口气。默然盯着脚下走路,只听见陶莉说,“别人考试得80分都会有奖励,我考85分都会挨打,非要考90分才满意,阿秋,你说这是不是不公平?”
“我早上找我妈给我签家长名字,我妈说我考的差,不签。说签了丢人……”陶莉哽咽着,极力忍住大哭的冲动。
那时候我懵懵懂懂也不太明白80分和85分,仅仅5分成绩的差距是个什么差距,也不明白陶莉说的公平。
在我家,虽说考80分没有奖励,但考60分也没有挨过打挨过骂呀,最多爸妈就说我几句这次考这么差,叨叨半天最后就叫我下次考好点,就没事了…
可陶莉就因为没有考到90分就这样了。
我说我不知道。
陶莉忍不住蹲在地上大哭了起来,我也顺势蹲下,她一边抽泣一边让我看她脸。
她两边两颊,一边脸红肿着,像鼓起的馒头,上面还有个清晰的巴掌印,吓得我差点跌坐在地上。
我问,你妈妈打的?她又点点头。
我有些慌乱又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好继续蹲在路边,接受过往行人诧异的目光。一时无言。
5
也许陶莉对她妈妈的反抗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之后,陶莉做事变得一点也不积极,包括学习。
若考试没有达到她妈妈的要求,就撒谎说自己没考试。考得好,就拿回去给她妈妈看。尽可能的避免成绩满足不了她妈妈期望而被打骂。
当年,在农村的家长是很少有机会与老师碰面的,几乎没有电话联系的,所以根本就不怕被拆穿。
若老师要求家长在卷子上签字,陶莉也会撒谎说爸妈去外婆家或者是自己忘记找家长签字,甚至有时候自己给自己签字…
平常也不会按照她妈妈的要求一直呆家里看书,只要她妈妈不在家就偷偷出来玩,就像之前跳皮筋看见她妈妈回来她就早早的跑回家拿出书来装装样子。
要是出去割猪草,她也会在外边随意的玩耍,估计到时间差不多才会回家去。
慢慢的陶莉变得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但她妈妈似乎根本就没有发现。甚至有时候还觉得陶莉比以前更温顺乖巧一些了。
陶莉本来以为这一样的日子可以安静的继续,谁知道出了“茂盛事件”。让陶莉脑中继续周旋下去的勇气和希望瞬间化为泡影。
那天陶莉对我说,阿秋,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去跳河。
我说,为什么?河水很冷的,我曾经掉在河里,哇哇大哭引来邻居及时讲我拉上去,不然我都死掉了。
陶莉说,我不怕,因为我想被淹死……
6
我当时以为她只是一时的委屈,一时的想法,谁知道,这是真的。
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阳光从河岸边的竹林缝隙撒下来,印在河面斑斑点点。陶莉死在了冰冷的河水中。
当我听到陶莉死讯的时候,我是我脑袋像被石头砸了嗡嗡作响。我疯了似的往河边跑去,却在人群外,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我听见了陶莉妈妈疯狂的哭声和骂声,骂陶莉不听话,不好好呆家里看书,偏偏跑出来……
听见了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言的议论猜测,陶莉是怎么掉进河里的。
我站了很久,河面荡漾的波纹,让我感到眩晕,我扭头,就朝家跑去。
我不敢上前去,因为我从大人们的腿缝中,看见了陶莉直直的趟一床破席子上,脸上盖着明黄的纸,那是冥纸。
我跑到妈妈跟前,嗓音嘶哑着说,陶莉淹死了,接着就哭了起来。
我妈妈吃惊的问我,真的吗?怎么会这样?一边安慰我叫我不要哭了,不要怕。
我点头,一边抹眼泪。我妈妈有些难过的说,真是可惜了那么好一个孩子,我等会儿去看看,估计她妈妈这会儿很难过。
我妈妈说陶莉是个好孩子,可是陶莉的妈妈也这样觉得吗?
我说,陶莉是自己跳河。
我妈妈狐疑的看着我说,怎么可能,她那么小为什么要跳河?
我说因为她妈妈打她。
“就因为这个吗?她妈妈是她亲妈,平常打她,难道不是为她好吗……”我妈反问我。
我坚定的摇了摇头,说不是,真的不是。
我妈看我的样子,以为我是被吓坏了,她也不知道我说的“不是”指的什么,只叫我去楼上看看电视,她去陶莉家看看。
7
后来,我妈回来说,陶莉是自己掉进河里的,还嘱咐我不要到河边去玩,掉下去淹死了都没人知道。
大人们都说陶莉是不小心自己掉进河里的,可他们似乎遗忘了一点,河边周围也是有邻居的,为何陶莉掉下去,没有哭喊引起大家注意?
我知道,因为陶莉自己想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