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付出的努力没有累积到一起,永远从"0"开始,永远达不到终点。
很多时候,我们学了很多东西,但是边学边丢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知识管理系统,而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造一个让信息能够存留,并且高效收集,汇总到一个知识库里的机制。
生命是一条大河,河里川流不息,无时无刻流淌的是我们不断摄取、理解、消化、内化、输出的信息。生命本身就由各种各样的信息构成的。生命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一片DNA,而DNA的本质其实也是信息。
在人生中,我们需要不断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何去做出一个选择和判断,如何在工作、生活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如何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其实这些都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内化、输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信息流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
我希望的就是:和大家从源头改善人生的信息流,真正的会学习,有效且高效地学习。
希望您能和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个人VX:(banchengyanyu1111)
公众号:(半城烟雨沙)
传送门——
(1)信息断舍离-逃离‘信息焦虑’‘无效学习’‘碎片化学习’(信息断舍离) - 简书
(2)用”inbox体系”有效管理知识累计叠加(方法论) - 简书
(3)费曼技巧(上)费曼学习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简书
(4)费曼学习法(下)费曼笔记法(真正有用的笔记) - 简书
(5)笔记分类法(外脑+MECE+GTD+inbox体系+思维导图+费曼技巧)上 - 简书
(7)如何选择学习工具(印象笔记你不知道的提高效率的技巧) - 简书
(8)学习的【道法术器】打造学习的利器,学会克制做到极致 - 简书
(10)如何高效搜索(打造私人搜索引擎—印象笔记)印象笔记你不知道的干货技巧 - 简书
正文——
小时候,经常有这样的想法【大人不用每天去学校上学实在是太幸福了,上课实在好无聊】我就想【如果能不用上学就太好了】
后来,我发现【等到不用上学那一天实在太久远了】所以,我的愿望变得更加实际了【上学能不考试就好了】
上学但不用考试简直就是我当时能够想象出来的最美好的梦了。
任何一种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解决方案,如果有价值。只能是因为这个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亲身验证过,在掉坑的失败经历之上成功的改造了自己。并且,经过足够多的亲身验证和一轮轮的迭代。也只有这样,才能把高效的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解决方案变得【科学化】【产品化】变得可以落地,可以复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改变用户的行为】对每一个普通用户真正有价值。
所以我把大多数人的考试分成了3个阶段
【无知学习】的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迷茫求学】的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但不知道怎么知道】
【学以致用】的第三阶段——【知道怎么知道,如何做到】
先来谈谈第一阶段——【无知学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这段时间的特点是【生活平淡无奇】这个阶段的本质是【高分低能】对于考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从来没有【真正搞明白过学习是怎么回事】
平时考试甚至高考的时候,虽然【看上去】【很努力】【很辛苦】【考出来的分数也不错】但其实【并没有理解】【什么是学习】【怎么学习】虽然看起来时刻在学习,但是本质上,却【没有足够努力】的去【琢磨学习】这件事情。
如果这时候你使出了120分的努力和激情用在学习上。结果可能是。一鼓作气拿了奖学金,分数也相当不错。
这个阶段的学习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就一个字——【乖】
乖乖地听老师的安排,乖乖地完成作业。不知道如何学习,也没关系,只要乖就好了。
但是,却可能最终陷入【全面的自我怀疑】和【无力】
接下来是第二阶段——【迷茫求学】【知道自己不知道,但不知道怎么知道】
这个阶段特点是,逢考必挂,在这个阶段你可能【知道了自己不知道】但是痛苦的就在于【不知道怎么才能知道】
这个阶段用一个单词就可以概括【Sophomore】
下面解释下次这个单词,
学英语的时候,很多单词都以为自己知道,但却从来没有真正动脑筋,想过为什么?
例如大一是【Fresh man】大二是【Sophomore】
【Sophomore】按词根和词缀来分成两部分的话说,
一个是【sopho】一个是【more】
其中词根【sopho】是哲学【philosophy】里的【sophy】这个意思是智慧的意思。
另外一个词根【more】是单词【moron】的意思,是笨蛋。
所以大二学生【Sophomore】合起来就是说【在智慧上的一个笨蛋
【Fresh man】的意思呢,
【Fresh】是新鲜的,有娇气的,的意思【man】是人的意思,
【Freshman】意思是,对大学生活对未来人生抱着玫瑰色的幻想带着激情去学习的大一新生
但是,如果单靠着新鲜的念头和学习的热情,没有把为什么学习,如何高效学习这些底层的问题,思考清楚的话,就像是汽车上了路,却没有发动引擎,靠着蛮力往前推一样,
很快就会感到疲惫,想要放弃。于是,大二开始,我就开始自暴自弃。
【学以致用】的第三阶段——【知道怎么知道,如何做到】
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可以说是过了迷茫期,渐渐有了清晰的目标,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考试像开了挂一样】
现实工作中解决问题,倒逼自己在超高的强度下疯狂的学习。真正搞明白了学习这件事,
这时候回头看,对于考试最重要的就回答好两个问题,一个是【学会如何学习】另外一个是【学会如何管理好自己,学会如何学习呢】
这样你就知道自己不知道,并且知道怎么能够知道
学会管理自己,不但能知道,而且,能够做到。建立一个系统化的【高效学习】和【自我管理方法论】考试的问题,就变得异常简单,毫不费力。
所以,用三句话总结考试
【无知学习】的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迷茫求学】的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但不知道怎么知道】
【学以致用】的第三阶段——【知道怎么知道,如何做到】
第一个阶段,对考试以及考试背后的学习懵懵懂懂,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怎么才算是学会学习?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只知道为了学习而学习
第二阶段,走过第一阶段的折磨。变得非常的郁闷,有梦想,有模糊的目标,但却没有力量去改变。
这段时间,明白了小时候的分数并不是学习能力,分数不意味着任何的优势,甚至分数高的原因只是因为胆子比较小,在学校在家里听话比较乖。大学前,【听话】这两个字让你成为所谓的好学生,也掩盖了问题——分数高不代表学习真正的好。
这时候你知道了【自己不知道】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才能知道】
人生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考试,没有人给你出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5年真题和3年模拟,一切全靠自己。
学习只有两个字,但是要做一辈子
考试【元技能】——
对任何问题【进行深入而有效的讨论】【真正推进解决问题】不沦为【为了争辩而争辩】需要【界定论题的本质】弄清楚【讨论的是什么】【边界在哪里】【外延和内涵在哪里】
所以,要想解决考试,要先定义考试
定义考试——
如果有人写出一本《考试大全》这里一定有成千上万的考试,
有规范的、科学的考试、胡乱不规范不科学的考试。
有检验知识掌握与否的考试、也有检验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
有中文的考试、英文的考试,
有不会做就选c的客观题考试、也有写到手软的主观题考试。
有好的考试,有不好的考试,有用的考试,没用的考试有必要的考试也有没有必要的考试
成千上万的考试中,如果有一门科学,有意义的标准化的考试。去考试的目的就是【在限定时间内,限定领域的限定范围内,建立扎实而全面的个人知识体系,并培养出对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这些知识和能力解决纸面上的或者是真实的问题】
所以,有意义的考试,对考生提出的要求是【真实的】【具体的个人知识体系】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具备这种高阶能力的时候,就可以做到逢考必过了。
元技能——
说完考试,下面来说【元技能】成千上万考试背后对应的不是成千上万的【考试技巧】和【秘籍】,而是【一个打通考试底层原理的元技能】称之为【考试元技能】
【元技能】的【元】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有趣的概念。
考试元技能,就是【超越表层的应试技巧,深挖至考试底层的原理】,最终形成【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和自我管理的底层能力】
那么如何来打造考试元技能呢?再下一篇文章中我会详细的把【考试元技能】分成三部分
第一个【how】——打造系统的考试能力。
第二个【what】——积累应对考试的具体技巧、经验和知识储备。
第三个【why】——考试和自我的关系,培养的精神力。
学会钓鱼永远比给你一条让你当下吃饱不饿的鱼更加重要。而我希望在今后的知识学习、个人成长,打造学习的方讨论等等的路上能够和大家一同前行,我希望得到并不是一盆今天吃了就不饿,但是明天还会饿的红烧鱼。我希望学会钓鱼,并且和更多人一起实践捕鱼的方法,用切实的个人成长来抵御这种的焦虑。
学习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是非常漫长的。我会用最容易的理解的方法和语言,和大家分享学习背后的方法论,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方法论,
对于学习来说,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只是一些小技巧小经验甚至是套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精巧的系统,一个虽然见效慢,但是能一劳永逸,真正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的学习系统。
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想和我一起精进的朋友,我们一同前行,输出倒逼输入,相互督促,鼓励,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