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可能就是为了那件新衣服,为了打着灯笼和伙伴们玩儿,为了能吃上好吃的。
现在过年,为的就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欢聚一堂。
以前东北有句俗话说,“过年谁家还不吃顿饺子。”在那个年代,谁家都不是很富裕,但是无论如何,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吃饺子,一定要做一桌丰盛的酒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春节,就是要家家开开心心的辞旧迎新。
过年就是要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传统上,进了腊月就是要过年的开始,从这个腊月开始就要准备过年的东西了。一般在腊月要准备冻饺子,包豆包儿,要蒸上很多的馒头,还要煮上一些米饭冻成坨子。这都是为正月做准备,正月一般是开心快乐的日子了,烫上稀饭,熥上馒头,做几个菜,就可以开喝了。这一般就是正腊月所吃的主食。
过年准备的好吃的,一般从过小年开始。农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儿的日子,一般在这天要祭灶,吃饺子。过了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要扫房子,收拾屋子,擦洗干净了,这就是真正的辞旧迎新。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就要杀小鸡,杀大鹅,还要买上很多冻豆腐,要做熟食,烀猪肘猪蹄儿,灌肠等等,做好过年的准备。
一般是在除夕的早上贴对联儿,福字,挂钱,立灯笼杆挂上大红灯笼,整个春节就显得特别的红火。从小年开始,一直到二月二放鞭炮是必须的项目。
过年一般吃的比较油腻,如果来点儿清淡的酸菜炖冻豆腐,凉拌菜,是家乡人正月的必备。
整个腊月正月,是农家人最开心最闲适最惬意的日子。红红火火的过着每一个除夕春节,是中国人最快乐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