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天,冷是必须的!
在小时候,感觉那时候的冬天特别的寒冷。那个时候是烧不起煤的,也没有暖气,只能在屋地中间支个铁炉子,还要接上好几节炉筒子,伸入烟囱。也有的人家,用红砖砌个砖炉子。
那时候早晨起来,要先把炉子点着,屋里热乎了,家人才会陆续的起床。这个点炉子的活儿,一般由父母或者比较勤快的孩子来干。
等到母亲做好饭后,在炉子附近放上桌子,一家人开始吃早饭。饭后一家人各忙各的,孩子们去上学,父母在家做一些农活或者家务。为了节约烧柴,一般太阳出来以后,在家是很少生炉子的,除非阴天或者风雪天气,白天才烧炉子。那些年烧柴是稀缺的,哪像现在可以买煤买木头,想要就能有。
太阳偏西的时候,屋里就有些凉了,这时候可以点着炉子烧一会,屋里能热乎一些。上学的孩子们,大约三四点钟就回来了。回到家里,围着炉子烤一会儿,就可以吃到母亲做的热气腾腾的饭菜。
晚饭之后,一般炉子要断断续续地烧到睡觉前。冬天的东北,在黑天以后特别的寒冷。
记得小时候冬天,很多小孩儿都特别爱吃的是冻梨和冻豆包。有时候就把这个东西放在炉子上烤。在炉子上还可以烤瓜子儿花生土豆片儿,有时候也会在这上面烤粉条吃。
形容新疆的天气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那里的天气早晚温差特别大,形成的温差早晚很冷,中午炎热。
在那个寒冷贫困的岁月里,东北的冬天是根本吃不到西瓜。在最近这一二十年,在冬天的东北,真的可以实现,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也可能是南方人无法感受的情景吧!
尽管冬天冷,但是在东北,却在温暖的室内,吃着雪糕冻梨冻柿子,还有冰糖葫芦。
能在冬天的东北,去吃冰冻的食物,那个火炉功劳可以说是最大的。因为只有围着热火的炉子,才可以去吃一些凉的东西。这也可能是东北冬天的一道风景吧!
东北人的冬天之围炉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