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感觉好奇怪。一整天,就好像一瞬,不知不觉,就已手握黄昏。
整天忙于工作,趁假日,整理整理自己的心情,写写过往的故事。
我写的文字,大多不被人欢喜。文词艰涩粗俗,前后矛盾参差,唯有自己触摸那过往的一幕幕,不知不觉,我还是泪湿双眼。
我搁下了笔,走进洗手间,待冰凉的清水,把我逼回现实。
2019年5月2日,我终于整理成了一篇文章《在ICU楼道过夜的那些日子》。说好不点赞的,但有心之人,还是点开了此文,并默默点赞,默默怜惜。
说回现实,此文对现今的社世而言,浮躁充斥着每一个心灵,而且文章过长,能静下心来读完这篇文章的,估计少之又少。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只为祭奠那逝去的徐莲,初稿完成,想不到第一个感动的,竟然是自己。
这篇文章,丢弃在简海沉默许久,时过今日,才渐渐被人挖掘了出来。
第一个读文的,是一个叫“眉上凤止”的简友,他说:“未来很长good luck”。当时不明其义,后来才知道,是祝我“好运”的意思。
第二个回复我的,是一个叫“坤哥1022”的简友,他说:“流着泪读完你的人生故事,姐行且珍惜吧!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加油!”
第三个回复我的,是一个叫“剪纸折纸”的简友,他说:“走过悲伤,一切向前看。”
“喜欢你起风时的甜”的回复最为动情:“哭了,我也是妈妈,我知道失去孩子的痛,痛不欲生!”
本来只想安静地安放在某个心灵深处,但毕竟是发布在网络上了,难免被人议论。这篇文章,字数11316字,时至今日,不知不觉,点赞数20,浏览446,评论7。我感到很惊异。
回来话长,当初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不是供人赏读的,而是想借着简书,把自己的“伤疤”好好藏在某个角落,可在简书里,它不允许藏起来。如果当初知道会有人赏阅,我也不至于这般裸露无遗,至少在写完某个片段后,我可以加一些修饰或主题。
我爱读别人的文章,更爱读自己的文字。即便漂浮艰涩,我还是愿意一边修改,一边感动。
好多时候,写文字已成了一种习惯, 一种解脱。即便没人阅读,我也愿意写下自己的心境。不指望从别处得到肯定,只想用文字,温暖余下的日子。
加油,看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