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
“玫瑰是美的,但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
我说:
所以是美的,但更美的是它包含的因为。
没有因为,所以是没有来由的根据。
没有因为,所以是毫无头绪的逻辑。
没有因为,所以是寡淡的总结陈词。
没有因为,所以是遗世独立的存在。
没有因为,所以只是孤独的根号三,
等待与因为相乘,随了上帝的旨意。
所以,因为呢?
它一直默默地为所以铺垫,
成全所以的态度,
成为事实的依据。
“因为”先生和“所以”小姐是一对伴侣。由于,他俩嘴边常常挂着“因为”和“所以”,且都是彼此连着说话,则朋友们冠以“因果”伴侣。
平时朋友聚会时,先生说得多,小姐说得少。整个闲聊的大多数时间,你会看到“因为”先生在那儿侃侃而谈,会先说一大段原因和现象,把奇闻异事说了一个遍,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有时,他会被自己逗乐,笑得前仰后合忘乎所以,而在他身边则安安静静地坐着“所以”小姐。她微笑地看着他说话。不打断插话,不展开论述,只是做一个聆听者,欣赏他的表演。当他陈述完一切事实后,她才缓缓地吐露出“所以”。“所以”小姐对他的语言节奏把控到位,她能在断句中察觉出他的起承转合。他们的默契在于字词之间,使人不由羡慕。而他们的搭档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所以”虽短,却字字扣住“因为”里的论点,逻辑高超,不由妙哉。
可有一天,“所以”小姐生病了。她缺席了朋友们的聚会,“因为”先生只身前来。他的西装口袋上别着一个好看玫瑰别针,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着朋友们高谈阔论,“因为”先生跃跃欲试。可是他的手总是不停地摆弄着胸前的玫瑰花,惹得好友不禁多看几眼。朋友问他为何如此在意?他笑言,在出门前,“所以”小姐替他佩戴了这朵玫瑰别针作为胸针。而这枚胸针上真有玫瑰花的香味,是“所以”小姐用玫瑰精油熏染而成,如真花一般芳香四溢,亦如同她陪伴在他的身边。
好友打趣道:“所以今天没有人替你说‘所以’咯!”
“因为”先生郝然道:“好像是这么回事。”
没有“所有”小姐在侧,“因为”先生变得有些忐忑。他说话不如从前那般流畅,而是说完一个“因为”后停顿片刻,再接着说下一段理由。他发现,自己居然不会说“所以”了。
当人习惯了陈述的语句,思维也开始变得现实。但“因为”先生的脑子里装满了现实,却无法概括现实背后的意义。就像吃不得苦味的人初喝咖啡时,需要搭配咖啡伴侣。若没有奶味调和,苦涩只是一种痛感,刺痛心底。而有了调和剂,舌尖上的苦味被中和化作甜味。人对咖啡有了稳定的适应感。
“因为”先生或缺的就是这方调和剂。他的手不由地摸着胸前的玫瑰花别针。“亲爱的,所以呢?”
此时,他的耳朵里传出“所以”小姐的声音。照着她的话语,“因为”先生完整地说出“所以”。
所以,“因为”真得不能失去“所以”。而“所以”真得需要聆听“因为”。
玫瑰花独自芳香,而逻辑无法独自绽放。
“所以”小姐,你准备好了吗?
“因为”先生,我准备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