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犹若一扇开启的大门,门外却是无垠的荒寒大漠,那个和我失去同样东西的人,已无法找到立足之地,你停下来,面如土色,你注定要在这寒冬中迷失方向,如同那直上的炊烟,在不停地寻找更加寒冷的空间”……尼采说,当你经过七重的孤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我们的世界也由此而生!
尼采,是孤独的。而立之年的他,饱受精神疾病煎熬,直至精神崩溃,从此再没能恢复。尼采在孤独中开启哲学的思考,写诗、作曲,一团火似的热烈生活,直至生命终结。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泰戈尔,是孤独的。不惑之年的他,遭遇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中随处可见。然而,他拿起长诗作武器,在孤独里休憩和颂歌,在孤独里追随他毕生的理想主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老子,是孤独的。他放弃众人追崇的物质上的享乐,热衷于个人的孤独之旅。他主张的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孤独的思考,也是宁静的智慧。老子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的宇宙观,即“道”。他从宇宙的角度看君、看民、看圣人,因而更准确、深刻。《道德经》延续上千年,老子依然是最孤独的人。
夏虫,是孤独的。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其实夏虫本无错,但它和严冬里的腊梅注定分割在两个世界。不必强融,也无需留恋。所幸自在呼吸,活在当下,悠悠享受眼前的清风、明月与自由。
我,也是孤独的。人群中的我,最易慌张,也最孤独。我发现一个人活得开不开心,有没有存活欲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身信念感的高低。环境是打不败人的,环境挫折对人的打压往往都是渗透进人的脆弱、敏感、自卑情绪,通过逐渐消磨或者一次性抽空个人对于自身的信念感和信任感,让人怀疑自身,怀疑自身价值,怀疑自身存在意义。人生的问题,自有解答的方法,焦虑,通常是你知道答案,可是你不愿意接受。而接受现实,就是及时调整自己的预期,并且做出适当应对,不是一意孤行,认为自己很努力就该得到自己以为的回报。
熟悉或陌生的朋友们,让我们接纳自己,活在当下,直面苦难、挫折,直面孤独的自己,在孤独里思考,在孤独里颂歌,在孤独里追求我们的理想之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