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寂寞的小孩,脆弱的小孩。
也许,人类最耐不住的是寂寞,所以才有人写书,有人读书。
看了许多红学家和红学爱好者的一些文章或感想,我觉得他们读的和我读的好像根本不是一本书。
于是,我开始怀疑中间一定有些事情被误会了,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无意。
其中,是否有人根本就没有认真完整的读过一遍,就开始信口评论了呢?
我决定自己一字不落的重读一遍,以期发现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
我曾经陆陆续续读过几遍《红楼梦》。
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可能因为认字不多,以及阅历、水平等原因,对其中的诗词部分自动忽略了。
稍大些的时候,开始学着欣赏里面的诗词。
作者在开卷第一回就专门赋诗一首,其最后两句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所以,为了作者曾经付出的十年,我决定不受别人的影响,再读一遍,边读边评,以期给那些误入歧途的读者或者走火入魔的所谓专家们带来些不同的声音。
当然,走火入魔的是我也说不定。
谁是谁非,就请各位看官和我一起看,一起评,并由各位来做法官。
据说,《红楼梦》曾被网友评进“死活读不下去排行傍”的图书榜单,并高居榜首。
其实,这是不难理解的。
在当今这种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都为了生活辛苦奔波,为了未来百般谋划,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有心情,来慢慢品读一部与金钱名利并无太多关系的作品呢?
读与不读,什么都不代表,与所谓的学识、境界更挂不上钩。
不过是一种云淡风轻的选择,读过的未必比未读过的高明,甚至有可能更加卑微或低俗。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当代读者阅读的作品大多是发生在当代社会大背景下的故事。
这些内容和经历,每天每时每刻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感同身受,而《红楼梦》中的故事,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
幸好伟大的作者给我们保留了当时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兴趣。。
或者,那些稀奇的穿越、玄幻之作,更能让我们片刻的忘记眼前的喧嚣,引我们进入一个忘忧的桃花源。
再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
闲话少说,马上开始。
《红楼梦》究竟在写谁?
正式写作之前,先做个友情提示:此文中的“我”字,是指本读书笔记的作者本人,笔者是也,而下文中将用到的“作者”二字,皆是指《红楼梦》的写作人,为了更好的点评,我会引用部分原文,但限于篇幅,仅引用关键字句,有些内容用省略号代替。
为避免涉及广告,本人未注明所读版本,这是因为《红楼梦》有多个版本,少部分内容及细节亦稍有不同。
有的版本中,对一些字词作了注音或解释,省了读者翻词典的时间,也避免了许多懒得查询工具书的人对某些词意乱加猜测,当然对高手来说,这些也许是多余的,不过对我来说,却是必要的。
呵呵,一不小心就泄露了自己很没文化的现实,是不是?
当当当,第一回来也!
第一回的回目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一个字一个字地坚强地读完了第一回,中间恍了几次神,总觉得作者显得非常纠结,貌似有许多事情要向读者交待,似乎有很多不放心的地方。
我们最要感谢《红楼梦》作者的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那就是如果没有此书,我们无法了解古代闺阁女子如此详尽生动的生活场景。
第一回,至少告诉了我们以下信息。
1.作者究竟在写谁的故事呢?
作者直接告诉读者此书究竟在写谁!
原文:
但书中所记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闺客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已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原来,此书主要写的是“女子”,并且作者认为,这些女子的“行止见识”皆在作者之上,作者不会为了护自己的“短”,而让这些女子的故事,泯灭在历史的红尘中无人知晓。
更要注意的是作者提到的“女子”二字的意思,在词典中大概有这样四个意思,即“女性”、“处女”、“女儿”,以及在古文中同“汝子”等,但通过整本书来看,作者主要指的是未婚女性。
当然,书中也有很多已婚女性精彩的故事和动人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什么说作者主要描述的是未婚女性呢?
第五十九回,作者借宝玉的丫头春燕重述宝玉的话来表明其观点。
“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时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由此可见,《红楼梦》主要是写未婚女子的美好,注意是“主要”,而不是全部,因为其中也描述了一些已婚女子的生活,而对这些已婚女子,“不美好”的情景描写是常常出现的。
很明显,仅就这一点来看,还是暴露了作者在对女性的看法上,还是有相当程度的局限。
毕竟是处于当时那个朝代背景之下嘛,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利要求作者完全具有当今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进步思想。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塑造的美丽的大观园中,唯有未婚女性才能不受到“柴米油盐”的羁绊,已婚女性由于要承担抚养后代和承担家庭责任的原因,自然不能像那些待字闺中的女孩那么仅仅埋头在精神世界中。
因此,作者眼中的这些“不美好”,背后恰恰是已婚女性的无耐,直到现在无论男人和女人都还没有彻底从“衣食”的强制性约束中解放出来。
2.《红楼梦》中的“真事”与“假语”。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一个个鲜活的女子,一出出逼真的场景,一饮一食,一颦一笑,难道都是“假语”?而隐藏在这些文字后面的朝廷斗争,王府争权才是“真事”?
我想说,如果你真的这样想,我严重不同意。
原谅我如此粗鲁,又不加掩饰,甚至有些武断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时候人需要真实一点。
原文:
作者自云,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作者好像在说,自己如同经历了一场梦幻,所以才将真事隐去,借“通灵”之说,写出了《石头记》。
所以文中用了“甄士隐”和“贾雨村”,即“真事隐”和“假语村”的谐音,作为开卷部分两个人物的名字。
但其中究竟有没有像某些“专家”说得那样,隐藏了当时的皇权斗争的故事?
或者历史上曾经上演过的阴谋案件?
或者影射了像当代某些红学研究者探佚或揭密的那些秘密呢?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原文:
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回之所以如此担心,就怕某些读者偏离了其“本旨”,误以为作者是在“怨世骂时”,所以,才在本回题目上作些文章,用了“怀闺秀”字样。
但是,后来的读者根本顾不得作者的提醒,还是自嗨地启动了自己无比强大的小宇宙,去寻找各自喜欢的故事,而对作者的苦口婆心置若罔闻!
这当然证明了这部作品的伟大,能够触动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引起那么多的“联想”,但这绝不能证明,这些肆意引伸出来的猜测就是正确的。
作者在提醒“阅者切记之”后,为了表达其的确不想“涉于世态”,又写了诗一首来表达自己著此书的心境。
原文:
浮生着甚奔苦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经历了一番“梦幻”后的心态,即一切皆是“幻泡”。
“幻泡”出自《金刚经》:“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作者受佛教影响颇深,认为一切事物都会转瞬即逝,须臾即灭。所以本人观点是,切勿把作者想像成敢于改朝换代的大侠,也不要把其主观定义为缅怀已逝“明朝”遗老。
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花十年的时间写这样一个故事?
我还是觉得是寂寞和不甘,人生结束的时候回头看,是那么的短暂。
然而在一步步发展与抗争的过程中,又往往变成漫漫人生路,为了给自己的路上制造点风景,或者为了抵抗寂寞,作者花了十年精雕细刻了一部自己的作品。
真正的作者,写故事的初衷,更多的也许是为了自己。
作者已经看淡了,当然也许是不得不看淡世间的悲欢离合,功名利禄。
但是,这短促而又漫长的人生,还是需要做一些事情才能走完,特别是作者本身才华横溢,且又有一番寻常人不曾有过的“梦幻”的经历!
所谓“梦幻”,不过是作者曾经亲历的“盛席华筵”的人生,也是作者写作的素材。
因此,作者所说的“真事隐”在我看来,不过是把作者真实的经历隐去,也就是不写真名实事,不出现朝代纪年而已,是一种自我保护。
原文:
至若悲欢离合,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耳目而反失真传者。
作者前面刚说过“真事隐”,这里又再一次表明自己所写的故事“不敢稍加穿凿”,也就是来自真实的经历。
这说明什么?
其实就是为了告诉读者,《红楼梦》中,除了姓名年代,整个故事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或听说的,最主要的部分都是亲历的。我们没有理由轻易怀疑作者的真诚,除非我们有证据证明,或者从逻辑上推理出来虚假。
任何故事都会蒙上作者主观的色彩,这种所谓的真实,自然也是艺术化的真实,可以理解为PS过了的照片吧,对照本人,可能根本认不出来。
为什么作者反复强调无关世态?
我想两个原因,一个是怕清朝那时盛行的文字狱,另一个就是怕某些特别聪明的读者对号入座,这就类似于现在无论你写什么样的小说,都要注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样。
真就是假,假就是真。
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如果连这句话的都读不明白,那说明你和作者并不在一个频道上,您还是换个频道,或者再去修炼一番再来,您还算不上千年的狐狸,道行有点浅的说。
小结一下,《红楼梦》就是为了给那个强势男权背景遮掩下的女子立传。
当然,作者不仅做到了立传,还有什么呢?
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