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不仅是患难见真情;是我理解你的难处,我愿意尽我所能去帮助你且不求回报;更是我把你放在心上,为了帮你我不遗余力。300多年前的康熙十五年冬,顾贞观写了两首《金缕曲》,表达了19年来对朋友深深的牵挂和担忧,并对朋友作出郑重承诺,读来让人落泪。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940fbe22871b1271.jpeg)
词的开篇:“季子平安否?”这一声问候“季子啊,季子,你远在宁古塔那样的苦寒之地,你现在还平安的活着吗”?刹那间让人注意力集中,让人忍不住动容。急急的去看注释,原来这并非写给兄弟的家书,而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这位朋友叫做吴兆骞,字汉槎,好季子,人称吴季子。他从小刻苦攻读,才华横溢,被誉为是江左三凤凰之一。他在顺治年间被卷入著名的丁酉科场案。这个案件的起因是在江南举行的乡试当中,有考生贿赂了主考官,考试作弊,事情败露以后,顺治皇帝命令将这一科参加乡试的举人全部押送到北京,由他在太和殿亲自主持复试,吴兆骞就在这一批考生当中。其实他并没有参与作弊,但是他天性桀骜不驯,视复试为奇耻大辱。于是被当作是舞弊人员,被流放宁古塔。吴兆骞无疑是冤屈的。顾贞观写这首《金缕曲》的时候,离吴兆骞被流放的事件已经过去了19年。他了解吴兆骞的冤屈,他在为吴兆骞奔走呼号。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短短的31个字,每个字都流露出来对朋友的深深的牵挂和担忧。“即使有朝一日你能够再生还,恐怕这一生经历的苦难也不堪回首了吧,这一路走来,你上有年迈的高堂,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子。家贫无立锥之地,谁来安慰温暖你这漫长的人生苦旅呢?”想一想,在你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还有人再为你担忧,在为你日后发愁,这是多么感人的感情。相信仅仅是这几句,就足以让身在困境中的吴兆骞心里有暖意了吧。顾贞观就像是深夜里的那一束光,就如旷野中那个微弱的汽笛,又似那溺水前的最后一棵稻草,给朋友以温暖和慰藉。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从前你被那些魑魅魍魉的小人诬陷,不得不与宁古塔的冰雪日日周旋,这一切你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吧。顾贞观身为吴兆骞的朋友,在他被充军时,曾承诺必定全力营救,然而19年过去了,顾贞观虽然才名卓著,却是无权无势,他想尽办法,也不可能救出吴兆骞,19年的无奈就化作这“魑魅”、“覆雨翻云手”,那些惯于玩弄权术的人,那些被“人心善变,世态炎凉”所折磨的人只能是苦苦周旋罢了。还有什么办法呢?
但是,顾贞观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深深的无奈中,他写道:“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你看,一想到季子你远在他乡受尽苦难,我就忍不住泪流满面。但万幸的是,你还可以与妻室儿女团聚在一起,你一定要坚持住啊。这就是在给他信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我一定会救你。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就是像乌鸦头白,马长出犄角那么难的阻碍在面前,我也不放弃去救你。我会像春秋时候的楚国人申包胥一样,为了挽救你,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朋友,就是这种忠诚,对你不抛弃,不放弃。
第二首《金缕曲》的开篇就是“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同为漂泊流浪的天涯沦落人,这么多年的分离,我们都不知道今生还能否有重逢的那一天。自中举十年来,我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报答你这位生死之交的师友。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我的夫人已经去世,又与知己的你分别,试问人生在世,到这步田地凄凉不?是的,作者为了朋友的悲伤而悲伤,为了慰藉朋友而共诉愁肠。这种词不仅让人感觉揪心,也让人动容。“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劝你从今要少作词赋,多多保重与我长相守。但愿黄河变清人长寿。顾贞观对朋友的牵挂担忧是那么深,对朋友的郑重承诺是那么重。因此,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说:“(金缕曲)两阕,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宛转反复,两人心迹一一如见,虽非正声,亦千秋绝调也!” 又曰 “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
这两篇文章写成后,很多人给予了夸赞,难怪纳兰性德读过这两首词后能够泪下数行,他说:“河粱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当即担保援救兆骞。后经纳兰父子的营救,流放塞外23年之久的吴兆骞一家,终于从宁古塔回到了北京。两位好友终相聚。
顾贞观用23年的时间证明,朋友就是那个时时刻刻把你放在心上,为了帮你不遗余力的人。哪怕在苦苦熬过的19年里,哪怕知道你被魑魅魍魉伤得很深,也会不予余力让你感到有希望的人。是那个心心念念关心你身体,叮咛告诫让你保重身体的人,你同意吗?希望你早日结识这样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