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一篇流量热赞读书
《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读书笔记九)

《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读书笔记九)

作者: 凝涵 | 来源:发表于2023-01-16 14:01 被阅读0次

    #摘#

          圆满真是一种教学功德吗?

    这里所说的圆满的课,指任务完成好,目标达成度高的课,当然即便是这样的课,也不宜一路绿灯,彻底放行,最重要的是目标设计这个安排是否比较合理、精当。如果不合理、不精当。比如,目标偏了或低了,任务少了或过于简单了。那么,这样的圆满肯定不值得认可、点赞乃至推崇。

      #思#

    在这里想到的是,平时我们去推门听课,从来不问教学重难点,目标设置为何?因为从执教者的讲授过程中,我们都会知晓一二。但,其实,执教者有没有围绕教学目标去突出,突破,还值得深思。因为一般来说,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尤其是用PPT时,大多时候都是一路“p”完就结束了,每张灯片用的时长,深入的程度都差不多。这样的话,还确实值得去了解执教者当堂课的目标设定,不然在评课时,有可能与执教者的设计意图产生分歧。当然也就无从知道执教者是否真正有挖掘教材,精当设计。

  #摘#

    大成若缺,“好缺”才是教学意义的圆满

  叶澜教授认为:好课有几个基本要求,其中之一是有待完善。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很可能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重要指标。李希贵校长也说,高品质学校追求卓越,但不追求完美,他们的追求是办一所不完美的学校,培养一批有缺点的学生。窦桂梅校长则认为理想的课堂还应该拥有遗憾,有了遗憾的课堂,你才会觉得它水灵,有精气神儿。主张宁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完美。

    这些都如老子所言:“大成若缺”。有缺憾才会有进步,大成若缺,大成有缺,大成需缺,大成求缺。当然缺还应该是好缺,所谓“好”指的是合宜性。缺得其所;“缺”应该具有优质性,常由创新而来;“缺”应该具有再生性,由此可以生成新的价值……

    #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人对于“缺”,是很自然地在接受的,因为某些事凭人之力是改变不了的。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课堂太过完美,不由得让人感觉很假,会让人觉得这可能是伪课。中国的小孩子跌一跤,会赶紧往四周看一下,有没有人在看自己;而外国的孩子则恰恰相反,他们会先看下自己有没有受伤,很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由此,一个向外,一个向内,都需我们深思。

    课堂太过行云流水,太过完美,那还需要写教学反思吗?没有反思,哪来的向内探寻,哪来的的进步和成长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读书笔记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la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