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月25日,有女生匿名举报注明媒体人章文强奸自己。继高校系列性侵案后,反性侵热浪不断在社交媒体涌动,公益圈,媒体圈,越来越多女性勇敢站出来,说“Me too”。
恰好,一位同学所在的西北大学也上了热搜。女同学举报称自己被老师骚扰、猥亵。同学的朋友圈,QQ群被更多的此类事件刷爆屏,甚至相识的学长也被人举报有过性骚扰的举动。他义愤填膺,无法置信平静祥和的大学校园竟充斥着这么多恶心的事件。
我安慰他:“都爆料出来了,官方肯定会对这些斯文败类做合理的处置。”
他很激动:“互联网都是健忘的,新的话题一产生,这些事情又被人遗忘了,而受害者永远活在阴影下。”
我在午休前刷了一遍性侵受害者的控诉,看到她们描述那种折磨与痛苦的字眼时,不禁一身冷汗,那是想想就感到颤栗的场景。这些受害者,在站出来发声前,要经过多少午夜梦回的百回千转,还要承担这个社会部分人的异样眼光。
而大部分施暴者不仅自己身事要职,他们的朋友,师长也是圈内举足轻重的人物,轻施手段就把事情压下去。甚至,这些掌握了权利和社会优质资源的人,秉持着野蛮、浅薄的价值观,丝毫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错误这,只会觉得倒霉碰上了不好惹的女生。
-2-
《人类简史》写“至少农业革命以来,大多数社会都属于重男轻女的父权社会。不论这些社会对男女的定义为何,当男人总是比较优越。父权社会教育着男人就该是个阳刚的男人样,女人就该有个阴柔的女人款。传统的男人似乎就占据着先天优势,凌驾于女性之上。女性要服从男性,要遵三纲五常,要守妇德。在史书记载的许多社会中,妇女只是男人的财产。大部分的法律系统中,强奸罪是属于侵犯财产,受害人不是被强奸的女性,而是拥有她的男性。”
尽管女性的地位在近代逐渐提高,有越来越多社会让男女在法律、政治和经济上享有平等的地位,权利和机会。但父权社会的观念仍在许多男性的意识里,根深蒂固。甚至现代女性仍被那种传统观念教导。
关于这场“米兔”热潮,许多人发表评论,被骚扰还不是因为女生自己穿的太暴露了。就像一个人穿金戴银显露在大街上,那他被小偷盯上的可能性也越大。
女性的服装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解放,夏季逛商场大部分潮流女装店展示出来的都是露背装,超短裙。女生为了提防不怀好意的异性,必须要抛弃个人穿衣舒适与“美感”?
我从小被长辈教导,女孩不要爱美,那会被男生觉得你很放荡。甚至,爸爸看到我和男同学的合影会苦口婆心对我说女孩子要矜持,不然嫁不出去。我考上大学,爷爷很开心地说,以后出嫁配得上条件不错的人了。
我的个体价值难道是依附在我未来的丈夫身上吗?
好朋友的爸爸叫她暑假去工厂里历练一下,体验了生活的艰辛才能更加独立。她男朋友知道后大为不解,为什么要让女生要独立,有男生保护就行了呀。
出生于高知家庭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男生仍然把性别划分的分明,并潜意识将女性划分为弱势群体。
一定也存在很多女性主动依附掌握了权利与资源的男性。这些男性不断被弱势的女生证明自己是强者。而这对于男生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偏见?
张晓晗针对“米兔”热潮在微博中说“所有约定俗成的观念,不是某一个性别造成的,是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造成的”。
-3-
那位西北大学的同学说,那些施害者所受到的惩罚和代价太小了。而被害者出来发声,还会被指责是“荡妇”。“米兔”风潮没有实质性作用。
我认为太悲观了。
“米兔”风潮正代表着陈旧的观念与现代社会中的先进观念、独立个体碰撞,产生了冲突,并且冲突持续扩大,让许多人开始正视男女性别界限问题,更多人加入“弱化性别偏见”的争论。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时间会证明,旧有的偏见一定会被新的观点取代。当“约定俗成的观念”成为腐朽的代名词,它所折射的行为也会成为异类。历史的车轮在无形中前进一步。
勇敢站出来说“Me too”的女生,警示其他女生,遇上令人不适的场景,不需要强忍着接受,断然制止才是合理的举措。
我们也看到了强势的女性王嫣芸面对性侵迅速反应、果断出击的举措不仅保护了自己,也让施暴者有所忌惮。至少证明了许多人“欺弱怕强”的软肋。
两性之间的暧昧、调情、冲动,也恰如时分地被提出来。女生过于暧昧的举动误导男生上下其手,一方认为是性骚扰,另一方误以为对方自愿。成年生活中这种场景其实很常见,甚至酒吧聚会,喝醉后朋友间越界的举动,让清醒者感到不适。目睹时,结合对当事人的了解,很令旁观者反感,但也无法做何评价。现在,事件被当做公共话题放出来热议,每个人心里都会暗自建立起新的观念。
“米兔”热潮带起来了许多公众热点。公众号“我要What You Need”发了一篇推文“那些说了“小题大做”,不说隐隐作痛的性伤害。”,让越来越多关注此类事件的人开始自己的思考,“性”融入在生活的点滴,每个人都不应该置身事外。大号女神进化论发的文章“他们打着社交的幌子,进行着一场大型性骚扰”,也从另一个层面,存在的事实打开了人们对于“性”的视角。
“即使我们无法把他们送进国家的监狱,也要在世道人心之上,为他们另建一所牢笼。”
对于性侵事件,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施暴者来说就是掷地有声的审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