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治章第八(1)
原文: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白话: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极卑微的小国的臣属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所以会得到各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
解读:本章讲明王如何以孝治理天下,所以名为“孝治章”。简单回顾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第一章“开宗明义”,讲了孝道的总纲,孝的基本意义和内涵;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讲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及庶人之孝,无论地位高低,惟有力行孝道,方能保其本位,尽其使命,进而无愧于先祖;第七章,由曾子的慨叹:“甚哉!孝之大也”引出了夫子对孝道的石破天惊的进一步开解:“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孝道,竟然是等同于天经地义的事,效行天地竟然是生而为人的基本条件,只有效天地之德,爱、敬、忠、顺,方能与天、地共称“三才”。第八章讲“古代圣明的先王以孝治天下”,是承接了第一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到底先王是如何用这“至德要道”来治理天下?下面开始本章的学习。
这里的“昔者明王”是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都是圣明的天子,他们都是以行孝道来平治天下。“不敢遗小国之臣”,这个国是指诸侯国,在周天子下面分封了很多诸侯,号称有八百诸侯,侍奉诸侯的称为臣,臣比诸侯地位更低。
这里讲明王以孝治天下,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支持拥戴,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明王尊敬他们,爱敬他们。不管地位尊卑,不遗小国之臣,都给予同样的爱敬之心。明王将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扩展到了天下百姓。人都是有这样的一种心态,你尊敬我,我就尊敬你,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明王做到了爱敬天下人,自然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