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521 年,宋国发生内乱,权臣华氏、向氏起兵对抗国君宋元公。
宋元公军队里有一个将领,叫作公子城。而叛逆华、向一边呢,也有一员勇将,叫作华豹。战场上,二人兵车相遇,公子城掉转车头,往回走。他的对手华豹大呼他的名字:“城也!”
古人礼义,称呼别人,直呼其名,极其不礼貌,因此公子城被激怒了,于是回转,和华豹对阵。但是公子城刚把箭搭于弓上,那边华豹已经拉弓放箭了。只听“嗖”的一声,华豹的箭射了过来,可惜准头欠佳,从公子城和他的御者之间穿了过去。公子城虚惊一场,他正欲拉弓,但那边华豹又已把弓拉满了。
公子城的第一支箭还没射出去,华豹的第二支箭又要射出来了。公子城急中生智,大喊一声:“不狎,鄙!”(《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以今天的话来说,你这个人太不讲究了,按礼仪规范而言,应该一人一箭啊,你小子,射完一箭又一箭,不让人家还手,太卑鄙了!
华豹一听,有点惭愧,于是就把箭从弓上抽下来了。公子城倒也不客气,一箭中的,直接就把华豹射死了。
华豹虽死,其战车上的车右,叫作张匄。他抽出殳(一种长杆兵器),纵身跳下车,直奔公子城而来。公子城一箭射去,把张匄的大腿射骨折了。张匄倒在地上,仍不放弃,爬过去,用殳猛击公子城的战车,把车厢底部的横木都打断了,可惜没打着人。公子城又补一箭,把张匄射死了。这时,华豹的车上只剩下驾车的御者干犨。
干犨看到两位战友都死了,于是对公子城说:“请你也给我一箭,把我一起射死。” 公子城说:“别啊,我帮你去向国君求情,或许可以免你一死呢。” 干犨说:“不和战友同死,是犯了军中的律法;我犯了法,而跟随你,国君肯定会看不起我,又怎么会用我呢?少啰嗦,快射,给我个痛快吧!” 于是公子城满足了干犨的心愿,把他也射死了。
华豹忠遵礼守规,张匄忠于战友,干犨恪尽职守,三人都是春秋礼仪的忠实代表。
原本死定了的公子城,利用对手的讲礼重义,逆风翻盘,大获全胜,只是他这一箭,射死的可不仅仅是个华豹,更是被大家普遍遵守的“礼”!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坚持“不杀黄口,不获二毛”的周礼,以“成列而鼓”为规矩的“礼义之兵”迎战楚人,只可惜遇见了不但不遵礼,还崇尚“诡诈奇谋”的楚蛮,最终大败而归,而且自己还中了一箭……
公子城这类聪明人,楚成王这类蛮横者越来越多,“兵者诡道也”的说法与作法,甚嚣尘上,成为疆场之上,政坛争斗,国家争霸的根本原则。
于是乎,争霸之战,政治斗争,一旦开始,便是零和游戏,而那些崇尚礼义、讲究规则的谦谦君子、光明正大者渐行渐远,最终只能活在遥远的传说之中。
呜呼,礼之春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