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得一个放假的下午,思量着如何不虚度这忙里偷闲的浮生半日。
去星巴克装B吧,对于一个象我这样一杯速溶就能打发的主显然既不经济又不实惠,在家里看书倒是门槛最低的高尚行为,但天天埋头在小格子里干活,分明觉得胸中积着一股恶浊之气,极想找个开阔之地好好呼吸一下。再说了外面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即便我身在陋室,也早心飞室外了啊。
好在有四通八达的乡村公交,好在我居住的这个三线小城历史悠久,背个包,装点水,带个面包,拿出手机,点开地图,搜目的地,搜公交,凡天黑之前能来回的地点,尽数可以前往。
于是,一场说走说走的周边游就这样开始了。
跳上六十路公交,直奔城外的小镇。离开自己活腻歪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歪了的地方逛逛。
一个小时后,在当地人的热心推荐下我开始向这里的一处古迹——日铸岭古道出发。导航显示离古道还有二公里,对于我这个交通基本靠走的人来说,简直太小儿科了。
午后的乡村公路车辆稀少,二侧皆是绿树和不知名的野花野草,还有我叫不上名的庄稼。暖暖的风吹着,满眼绿意,半小时后如期来到古道入口。

每一个古道都是有典故的,这里叫日铸岭古道。相传越国的欧冶子炼剑数日未成,有人指点须至此岭方可,到此地后果然一日铸成利剑,故名日铸岭。

古道尽是石块砌成,走起来不免咯脚,但对于当时须翻山越岭的山民而言,这条古道实在是提供了大大的方便。而今这里已经成了养生休闲的好去处,走在道上,听着淙淙的溪流声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阵阵鸟鸣,看着满眼的青青翠竹及绿藤环绕的古树,走过下马桥,议事坪,想象着当年宋高宗赵构的狼狈逃亡,不知不觉间,便走完了大半的古道。
坐在山石上喝点水,吃个面包,对着空寂无人的山中大喊几声,感觉自己又满血复活了。看看古道,曲曲弯弯地向前延伸,我却觉得此行已尽兴,欣然下山。


原路返还,再次经过乡村公路时,正是夕阳西下,景色与来时大不相同,难怪有诗云“夕阳无限好”呢,茫茫天地间高悬一轮红日,落日的余晖给万物涂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我,在这天地间自在地行走,人生快意事,莫过如此吧。

坐在回城的公交车上,忽然想起了《世说新语》中王子猷访友的故事。
书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子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这种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完全体现了当时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而我今日之行,居然无意中仿效了这位先人。现在我才知古人诚不我欺,兴尽便归,实在是一种最随心最畅快的游玩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