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耶律大石传奇(二):丝绸之路上的中华之光

耶律大石传奇(二):丝绸之路上的中华之光

作者: 小桃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20-09-10 12:10 被阅读0次

    三、异乡复国

    北方是苍茫的大漠,南方是庞大的金军,而自己仅带着二百余人。

    看似绝境,却仍有一丝希望。

    大辽虽亡,余威尚在。三天后,大石遇到了白鞑靼部落,他们感念辽朝的恩德,主动献上了牛羊和马匹。

    凭借这些资源,大石再次出发,一路西进。

    他并非漫无目的行走,而是在寻找大辽最后的应急储备力量。

    当年,大石终于到达了位于今蒙古国境内的可敦城。

    这里是辽朝西北路招讨司驻地,驻扎有两万骑兵,战马数十万,专门用于防卫西北边境,任何情况都不得调用。现在到了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这座城池和这支军队是复兴辽朝最后的希望。

    大石崇高的威望使得当地七州十八部首领纷纷聚集而来。大石举行大会,会上他痛斥金人夺其江山、残其黎民、屠其州邑,辱其国君,号召各军州部落助其伐金。

    他的号召得到了各部首领的积极回应,很快大石又募得精兵万余人。

    有了这些军马,就似乎有了可以与金人一战的可能。

    于是他在可敦城称王,设署置官,厉兵秣马,伺机反击。

    不同于天祚帝的无脑冲锋,大石选择联合一切抗金力量,形成统一战线。他积极与北宋、西夏和白鞑靼等势力联络,对金朝发动攻击。

    大石也低估了敌人的实力。联合作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却无法动摇金朝的根本。而大石的主动出击反而使金人注意到了可敦城的存在。

    金人试图扑灭大辽王朝的最后一点星火,两度派军进攻可敦城,一次遭到草原部族的反对计划落空,另一次则被英勇的西辽将士击溃。

    屡次胜利并未让大石冲昏头脑,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实力还远远无法与金军匹敌。

    东方已无法取得进展,为了壮大实力,只能继续向西。

    公元1130年3月,大石祭告天地、祖宗后启程西行。部队首先到达高昌回鹘,国王毕勒哥闻讯后亲自将大石迎入自己的宫殿内大宴三天,临行前又亲自将他们送出国境,并随赠马匹骆驼,同时表示愿献出儿孙作为人质,附为属国。

    离开高昌后,大石一路行进至叶密立并在此建城。

    叶密立古城遗址

    叶密立政权获得了当地突厥各部的支持,户数达到四万。两年后,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称帝,国号延庆,群臣上尊号“天祐皇帝”,同时采用突厥汗号“菊儿汗”,意为汗中之汗。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的直系子孙,皇统纯正。他采用辽朝国号,官制,货币,一切与辽朝无异。

    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这个政权都是辽的延续。

    大辽王朝从此在异域重生,史称西辽。

    在一块从未属于过自己的领土上复国,这在世界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明代类书《三才图会》中的西辽人形象  



    四、故土难归

     相较于东进,西征要顺利得多。

    建国后,大石收服了曾一度背叛他的高昌回鹘,接着进军东喀喇汗国。尽管交战受挫,却在当地接收了数万的契丹游牧民。不久之后,东喀喇汗国君主去世,其子无法控制国内形势,主动派使者来见大石,请求接管他的国家。

    西辽兵不血刃地吞并了东喀喇汗国,大石把国都迁到八剌沙衮,改名为虎思斡耳朵(意为强有力的宫帐),改元康国。此后,吉尔吉斯人、葛逻禄人和康里人接连臣服。

    此刻的西辽已经积聚了足够的实力,大石决定实现他的复国理想。

    公元1134年4月,大石派出7万大军东征讨金。部队出发前,大石再次祭天,并激励将士们:

    “朕率领你们来到这大漠尽头,为的是光复故土,中兴大辽,而不是苟安于此!这里不是朕与尔等的家乡,你我的家乡在遥远的东方!”

    然而这次祖先没有保佑他们。

    大军东行万余里一无所获,补给不足导致人马损失惨重,无奈之下,不得不撤回国内。

    耶律大石这才意识到他已走的太远,竟永远无法回到故乡去了。

    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他一心为收复旧土而奋斗,却不曾想到,自己越是努力,距离那个目标就越是遥远。

    这位异乡皇帝惟有慨然长叹:

    “皇天弗顺,数也!!!”

    作为一个思乡的游子,大石的梦破灭了,但作为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却还要为自己的帝国和子民奋斗。

    三年后,大石第三次向西扩张。1137年5月,耶律大石率军与西喀喇汗国君主马赫穆德·伊本·穆海默德的军队在忽毡(今塔吉克斯坦苦盏)激战,西国军战败,马赫穆德狼狈逃回撒马尔罕。

    西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引起了塞尔柱帝国的不满,因为这里一直是他们的势力范围。1141年,塞尔柱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以属国西喀喇汗国与葛逻禄人发生冲突为借口,从本国和附属国中调集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河中地区(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杀来。

    土库曼斯坦纸币马纳特上的艾哈迈德·桑贾尔头像

    葛逻禄人见状也急忙求助于西辽。于是耶律大石写信给桑贾尓,希望能化解干戈,而傲慢的桑贾尓非但没有接受,反而回信给耶律大石让他皈依伊斯兰教,并称自己军队能用利箭切断敌人的胡须。

    大石读完信后,便命人拿给信使一根针,让他切断自己的胡子。

    使者当然没法做到,大石便笑着说:

    “既然针都无法截断胡须,箭又如何做得到?”

    接着他果断率部进军,双方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列开阵势。

    公元1141年,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第二次冲突即将爆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耶律大石传奇(二):丝绸之路上的中华之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fp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