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中国格言漫话
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作者: macmak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9:39 被阅读0次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别急,这是金星

    这句格言见于《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意思是好事情难以传扬出去,而坏事情却流传得很快。

    “如何是西来意?”这是古代禅宗丛林中经常提起的话头,意思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有什么深意呢?禅师们对这句话头的回答千变万化,没有一句是正面回答的,只要显示机锋就好。其中绍宗禅师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按我的理解,这相当于一句玩笑话,或者反话。“恶事”两个字是应该打引号的,意近“特别重要的人或事”。达摩祖师,这样的牛人,当然会搞个大新闻啊!

    其实这句话本是民间俗语,在古代文献中引用十分广泛。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说:“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这等于是说,各位有头有脸的文化人要当心了,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别像翟天临那样,因为学术不端而使人设瞬间崩盘哦!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说:“石城县把这件事(当然是一件丑事)当作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现代作家老舍《四世同堂》四十四也有这样的描写:“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大的工夫,寇家的丑事就传遍了全胡同。”

    现代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与这条俗谚所揭示的道理可谓不谋而合。研究发现,“流言”的传播受公众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所左右,反映出来的往往是担心、恐惧、怀疑、不满、嫉妒、幸灾乐祸等消极情绪,“流言”的传播有一种宣泄不满和抒发愤懑的作用。而“坏消息”正是这种发泄的最佳载体。

    西方传播学者认为,“狗咬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而一条大新闻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咬了一条狗”。使人咬狗成为新闻的,是它的异乎寻常、荒诞和罕见,肯定会使读者感兴趣、吃惊或激动。传播者总希望牢牢吸引住读者,所以对异乎寻常的新闻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在自媒体时代,为了吸引更多的粉丝,自媒体人也更乐意分享耸人听闻的观点——这里就不点已经被封的某大号的名吧。

    这其实很好理解,新闻被人们所需要,原来是因为人们希望从新闻中了解世界变化的信息。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这很平常,所以不会成为新闻;北温带的夏天应该是炎热而不至于热死人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夏天的炎热不会成为新闻;但是如果天气异常,出奇的热,或者特别冷,甚至六月飞雪,那就是个大新闻了。然而,到底为什么会如此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对一个社会来说,新闻就是一个预警系统,当一切正常,新闻人就无事可做,只要醒着就行;一旦发生变故,比如地震海啸了、外敌入侵了、化工厂毒气泄漏了等等,新闻人就应该大喊大叫报警了。否则,灾难来临,人们都会手足无措,乃至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好事则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好事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天气温和,社会太平,物价平稳,官员清明……这都是人们的理想,所以关于好事的消息也就不那么引人注意了。

    市场营销学在研究“口碑沟通”的效应时发现,消费者之间会相互交流各自的消费经历,这种口口相传对信息有一种增殖作用,被称为“口碑的乘数效应”:“作为一般常识,消极经历通过口碑方式增殖比积极的经历更快、频率更高。乘数值可能会是三到三十之间的任何数字。”[1]也就是说,人们视好的购物体验为理所当然,所以懒得说;而不好的购物体验就不同了,太气人了吧啦吧啦,一定要让全世界知道宝宝所受的委屈!

    这是真的吗?

    [1]〔美〕克里斯蒂·格鲁诺斯著:《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v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