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卷四四〇 猫》则,言及猫瞳孔早晚圆,午时一线。又言俗语有:“猫洗面过耳,则客至。”之说,颇可玩味。
钱先生笺释是则,引俞樾《春在堂随笔 卷九》,言及清人王廷鼎尚捉猫验证,以为“同一午时而晴雨异,同在一日而又以地之明暗异。”现在人明白原因,古之人所以此类故事流传颇多颇广者,非如王廷鼎之验证也。有一则故事流传最广,出自沈括《梦溪笔谈 书画》,如录:欧阳公(欧阳修)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吴育)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吴育以画中牡丹花张开的大小,和猫瞳仁之圆线判定时间一致,以为是好画也,也算是观察仔细之人。某尚观画于人家,画者自题为白石老人之末子良末之弟子,其中不足若是。画为几只虾,观水草之流向,水为流水也,而虾须之流向与水草异,当是赝品。吾国之习俗,虾可入画,然不可悬挂于中堂,密室闺房可也。然猫入画多,且多挂于中堂或是老人家之卧室。盖猫通耄耋之耄,求其长寿寓意也。如欧阳修之牡丹猫图,是富贵长寿意也。
是则言及“猫洗面过耳,则客至”之说,或是古谚语,某未尚闻。吾乡有小儿夹菜,咬住筷子,有客来之说。某以为,彼时各家都不富裕,炒菜用油较少。小儿营养不足,口唇干燥不润,则有筷子黏住之可能,是孩子该加营养了。无论客来与不来,加一个鸡蛋是跑不掉的。亦有验证猫之此说者钱先生引严元照《咏猫》诗句“我欲试君洗面,今朝有客来无”,结果如何,先生未说,想必不应也。
观是则之故事,皆是以讹传讹,不做验证。此吾国之恶俗,非仅是类随手可验证之事不为,既便是事关重大者,亦以臆想为是。叹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