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读书
读《太平广记选》之奴苍璧

读《太平广记选》之奴苍璧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3-02-16 20:40 被阅读0次

相国李林甫家一奴,号苍璧,性敏慧,林甫怜之。忽一日暴死,经宿复苏。林甫问之,奴曰:“死时固不觉其死,但忽于门前见仪仗,拥一贵人经过,有似君上。方潜窥之,遽有数人走来擒之。随去,至一峭拔奇秀之山,俄及大楼下,须臾,有三四人黄衣小儿至,急唤苍璧入。经七重门宇,至一大殿下。黄衣小儿曰:‘且立于此,侯君命。’见殿上卷一珍珠帘,一贵人临阶坐,似剸割事。殿前东西立仗侍卫约千余人。有一朱衣人,携一文簿奏言:‘是新奉命乱国革位者安禄山,及相次三朝乱主,兼同时悖乱贵人先定案。’殿上人问朱衣人曰:‘大唐君隆基,君人之数,虽将足矣,寿命之数何如耶?’朱衣曰:‘大唐之君,奢侈不节俭,本合折数。但缘不好杀,有仁心,固寿命之数在焉。’又问曰:‘安禄山之后,数人僭伪为主,杀害黎元,当须速止之,无令杀人过多,以伤上帝心,虑罪及我府。事行之时,当速止之。’朱衣奏曰:‘唐君绍位临御以来,天下之人,安堵乐业,亦已久矣。据期运推迁之数,天下之人,自合罹乱惶惶。至于广害黎元,必不至伤上帝心也。’殿上人曰:‘宜便先追取李林甫、杨国忠也。’朱衣受命而退。俄又有一朱衣,捧一文簿至,奉言是大唐第六朝天子复位,及佐命大臣文簿。殿上人曰:‘可惜大唐世民,效力甚苦,方得天下治。到今日复乱也!虽嗣主复位,乃至于末,终不治也。’谓朱衣曰:‘但速行之!’朱衣又退。及将日夕,有一小儿下,急唤苍璧令对见。苍璧方子细,见殿上一人,坐碧玉床,衣道服,戴白玉冠,谓苍璧曰:‘当却回,寄语林甫,速来我紫府,应知人间之苦。’苍璧寻得放回。”林甫知世不久将乱矣,遂潜恣酒色焉。

宰相李林甫家有一个叫苍璧的奴仆,非常聪明伶俐,林甫很喜爱他。有一天苍璧突然暴病而亡,过了一夜却又苏醒过来。林甫问他遇到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

“当时并没觉得已经死了,只是忽然看见门外有仪仗,簇拥着一个贵人经过,那贵人似乎是个国君。我正在偷偷看他们,却突然有几人过来,抓着我跟他们一起走,直到一座高大秀丽的山上,接着又来到一座大楼下。一会儿,有三四个穿着黄衣的小僮(道士着黄衣,这里是暗示贵人的身份)出来,急着喊苍璧进楼去。过了七重大门,才来到一个大殿下。小僮说:‘你先在这站着,等君主召命。’

殿上挂着一卷珍珠帘,有个贵人端坐在那里,似乎在决断着什么事。殿前东西两侧有一千多侍卫。有一穿红衣的人,带着一卷文薄,上奏说:‘这是新近承天命要祸乱天下的安禄山及相继作乱的三朝伪主,和同一时期叛乱者的文案。’(三朝伪主,指安禄山之后的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三人)

殿上的贵人问朱衣人说:‘大唐国君李隆基,作为人君的命数就要到了,他的寿命之期怎么样呢?’朱衣人说:‘大唐国君,穷奢极侈,本来应当折寿,但因他有仁爱之心,不好杀戮,所以不减他寿命。’贵人又问道:‘安禄山之后,又有几人僭越为伪帝,杀害黎民百姓,应当尽速制止他们,不可杀戮过重,免伤上天好生之德,我也忧虑其罪会连累到我们府第。叛乱发生之后,应当想法迅速结束它。’

朱衣人奏道:‘唐王(指李隆基)登基以来,百姓安居乐业已经很久了。按照气运变化的规律,天下之人,已到了该受离乱恐惧的时候了。就算众多黎民因此遇害,也不会伤了天帝之仁心。’(这是什么屁话!,普通人就不能过安居乐业的生活?)贵人说:‘那就先追取李林甫、杨国忠之命。’朱衣人领命退下。

一会儿又有一个朱衣人,捧着一册文薄来,说是大唐第六位天子复位(即玄宗李隆,于至德二年,从四川回到长安)和朝廷重臣们的档案。贵人说:‘可惜大唐李世民,呕心沥血,方得天下大治,现在又要大乱了!虽然玄宗能复位,但到他去世,终不能重得太平了。’又对朱衣人说:‘快去执行吧!’朱衣人又退了下去。

快傍晚时,有一个小僮从殿上下来,着急地叫苍璧去面见贵人。苍璧仔细一看,殿上已经换了个人,那人穿着道服,戴着白玉冠,坐在碧玉床上,对苍璧说:‘你赶快回去,给李林甫带句话,叫他速度来仙府,他应该知道人间很苦了。’然后我才得以回来。”

李林甫知道天下就要大乱了,就偷偷地沉迷酒色(以缩短自己的寿命,好早日回到仙界)。

《奴苍璧》亦出自《潇湘录》,载于《太平广记》卷三百三,“神”类。文中将安史之乱说成是上天安排,宣扬的是宿命论观点,本不足取。不过文中直接点了安禄山、杨国忠和李林甫之名,直言“宜便先追取李林甫、杨国忠也”,多少也反映了人们对奸臣的一些看法。但文中将李林甫看作神仙下凡,则是唐人小说中常见现象。如前文《太阴夫人》中,也说另一个公认的大奸臣卢杞有仙骨,这种奇怪的现象,似乎表现了唐代文人是非不分,趋炎附势,谄媚权贵的一个方面。

另外,唐朝有避讳制度,如观世音菩萨也因避太宗名讳而改称观音菩萨了,但唐人小说中,直呼皇帝名讳的现象相当普遍。比如本文,直呼李世民、李隆基两位皇帝的名字,这种事如发生在以文字狱著称的康乾盛世,应该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这也证明了有唐一代,政治风气相当开明,这也是大唐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晚风吹曲荷

    到西湖,读经典,写经典。行书。 宋代辛弃疾的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

  • 读《太平广记选》之苏无名

    《苏无名》亦出自《纪闻》,录于《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一,“精察”类。苏无名的故事很出名,大意如下: 天后(当时已经...

  • 读《太平广记选》之太阴夫人

    卢杞少时,穷居东都,于废宅内赁舍。邻有麻氏妪孤独。杞遇暴疾卧月余,麻婆来作羹粥。疾愈后,晚从外归,见金犊车子在麻婆...

  • 读《太平广记选》之李君

    江陵副使李君,尝自洛赴进士举,至华阴,见白衣人在店。李君与语,围炉饮啜甚洽。同行至昭应,曰:“某隐居,饮西岳。甚荷...

  • 读《太平广记选》之宁王

    宁王尝猎于雩县界,搜林,忽见草中一柜,扃钥甚固。命发视之,乃一少女也,询其所自,女言:“姓莫氏,父亦曾仕。昨夜遇一...

  • 读《太平广记选》之申屠澄

    申屠澄者,贞元九年,自布衣调补汉州什邡尉。之官,至真符县东十里许遇大风雪,马不能进。路旁茅僖有烟火甚温煦,澄往就之...

  • 读《太平广记选》之韦皋

    唐西川节度使韦皋,少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已习二经,虽兄呼于韦,而恭事之礼如父也。荆宝有小青衣曰...

  • 初日照池底,游鱼戏涟漪

    初日照池底,游鱼戏涟漪 念奴娇·晚风吹雨 [宋]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

  • 读《太平广记选》之刁俊朝

    安康伶人刁俊朝,其妻巴妪项瘿者。初微若鸡卵,渐巨如三四升缶盎。积五年,大如数斛之鼎,重不能行,其中有琴瑟笙磬埙箎之...

  • 读《太平广记选》之马待封

    《马待封》同样出自《纪闻》,收录于《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六,“伎巧”类。其文内容如下: 开元初年修理皇帝的车舆和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太平广记选》之奴苍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zp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