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突发的疫情,今天本来是高考的日子,上午语文,下午数学,明天综合和英语,随着最后一科交卷铃声响起,高中生涯就此结束。
从此,告别一段日子,迎来另一种生活。
01 高一
2002年的夏天,我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一座小县城,开启高中生涯。
我的高中是这所小县城的标杆校,考出很多清华,也有不少北大。
学校里,到处是陌生的面孔,稚嫩又兴奋,还夹杂着些许的思乡情绪。
办好入学手续后,来到即将生活三年的寝室。
八人寝,其中有4个床位已经有了主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下铺,开始整理被褥。
一边整理,一边担忧,同寝室的人好相处吗?这里会管的很严吗?我能适应吗?
还好,大家都很好,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组成了这个小小的集体。
第二天一早,起床铃声响起,手忙脚乱收拾好床铺,迅速来到班级。
班主任是一位年轻又很有气质的女老师,和蔼可亲的跟我们打招呼。
从此,每天都从急促的打铃声开始,迅速洗脸,快速的整理床铺,急匆匆吃好饭,赶着早自习。
学校管理很严格,会经常扣分。
有时,搭在床头的袜子忘了收,会忐忑一整天。
高一的生活就是这样,有点忙,也有点累。
02 高二
2003年,我高二。
遇到一件大事——非典来袭,人人都活在恐惧里。
学校每天喷洒消毒剂,我们带着口罩,喝着板蓝根,一发烧就会被特殊“照顾”,立即隔离。
为防止疫情蔓延,学校下达封校指令,我们被安置在校园里不能出去,每月一次的假期也取消了。
家长来到学校,送些生活必需品,以及下个月的生活费。
校门口隔着一道栏杆,栏杆的这面是同学,那面是家长,东西由值班老师转交,颇有种探监的既视感。
也是在2003年,我们开始接触网络。
电脑是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有,想要上网,只能去网吧。
我也没能落下,学着申请QQ号,起千奇百怪的网名,摆弄酷炫的QQ空间。
男生则比较喜欢玩游戏。
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成绩特别好,但对游戏很痴迷,晚上熄灯后,他就带着别人从2楼往下跳,翻墙去网吧。
逍遥了好一阵子,直至一位“战友”出现意外,跳窗落地时没站好,摔成了骨折,他的越狱生涯就此结束。
2003年发生的事情好多啊。
那一年,开始分文理班;也有些同学开始恋爱,低调的出双入对。
03 高三
2004年,进入高三,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学校为大家提供了晚自习教室,抢到位置的同学,干脆拿着被子在那里过夜,抢不到位置的,就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做题。
有人说,好好珍惜高考,因为这可能是你以后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考试了。
白岩松说,考大学不是唯一出路,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是最好的出路。
不管怎么说,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太重要了,为了供他们读书,家里倾尽所有,所以,他们要抓住一切机会,拼了命的去学习。
2005年,终于要高考了,12年的寒窗苦读,用一张考卷定乾坤。
高考那天,我妈给我买了一条红裤子,据说比较吉利。
18岁,高考终落幕,有的一飞冲天,有的名落孙山,无论如何,青春终究散场,从此天各一方。
04
毕业那天,年轻的、美丽的班主任哭了,她说,你们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我对你们的感情不一样,你们要去看看外面的风景了,女生会越来越漂亮,男生会也来越帅。
有些疑惑,不是应该祝福我们学业有成,走上人生巅峰吗?
来不及多想,落泪间,三年来,所有对老师的怨恨和不解都被吹散。
时光真的能抚平过往,那些来不及做的练习册,那些用心整理的笔记,那些因迟到被关在门外的瞬间,那些早上起床、晚上熄灯的夺命铃声......
那些年,只能从泛黄的照片上寻找痕迹!
高中时代结下的友谊,最能经得起岁月检验,不会变质,也不需要维系。
毕业14年,同学们已从懵懂少年变成成熟大叔,青春少女也已为人妇。
致敬那些愉快的、单纯的、真诚的高中三年!
致敬高考!
致敬青春!
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