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香子·春日迟迟
宋·赵师侠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渐郊原、芳草萋萋。夭桃灼灼,杨柳依依。见燕喃喃,蜂簇簇,蝶飞飞。
闲庭寂寂,曲沼漪漪。更秋千、红索垂垂。游人队队,乐意嬉嬉。尽醉醺醺,歌缓缓,语低低。
每逢天气晴好,家住一楼的王师傅总要搬一张小凳出来晒太阳。
早春的暖阳虽然风寒料峭,照在身上久了也会让人昏昏欲睡。好几次从外面回来,我都发现王师傅坐在那里打盹。那一刻,感动于一个垂暮的老人定格在画卷中,视觉反馈的就是阳光、岁月、宁静、都融进这春色里。
这是一个精神矍铄闲不住的老人,满头华发,身材颀长,虽然年过七旬,但腰板还算硬朗。一年四季忙碌的身影,也只有在这冬春之间才难得看到眼前的情景。
王师傅和父母是多年的邻居,多年来,四位老人相处融洽,前些年经常结伴晨练打太极拳,而每次一起回家,热心的王师傅总是争先恐后帮我父母背太极剑,他说他更年轻一点。
近年来父母年迈体弱,衰老加剧,身边再离不开人照料,我才常住到二老身边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王师傅老两口的年龄虽然比我父母小了一些,但老伴体弱多病,更多的家务活自然就落在了王师傅身上。
我经常在市场买菜时会遇到他,每次总是笑语盈盈跟我打招呼:“又帮你爸妈买菜啦,把你爸妈照顾好哈!”
他们应该也有子女的吧,只是我不曾留意过,料想勤快又独立的王师傅也绝不会给儿孙们添累,只要能自己做的就不愿麻烦别人。天底下的老人大概都是如此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家住一楼,出入方便的这一独特的优势,也能让他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在王家的窗外,那就是闹市中的一道田园风景,一个袖珍版的小菜园。
这是一个天然的犄角旮旯,无人通行,不被打扰,王师傅利用废弃的木箱、包装泡沫盒、还有大花盆种菜。借助从家里拖出的塑料水管浇灌,每到夏天,这里的白菜、茄子、辣椒、架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看着就让人眼馋。
这就是绿色纯天然无公害蔬菜吧,王师傅并不小气,总是多多少少分享给左邻右舍品尝他的劳动成果。
秋天来了,蔬菜又变了样,有大萝卜,有大葱,还有长长的藤蔓爬上围墙的南瓜......
冬天到来前,王师傅又把种植土全倒腾出来,用铁锨细细拍打一遍,然后掺入不知从哪里搞来的肥料,翻了一遍又一遍。那份对待泥土的感情和用心度,如同悉心照料自己的孩子。他说这是给土壤追底肥,为来年春天种菜备足养分。
春节刚过,北方春天的脚步还踯躅不前,冷暖气流还在拉锯式博弈,气温忽高忽低,但从不怀疑,用不了多久,春的脚步就会迈开大步,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燕啄春泥的景色将重返人间,际时又是一幅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风景再现。
春日迟迟好睡眠,劳累一年,操劳大半生,惟愿这一刻多停留一会,让这位老人多休息一会,他太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