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风语阁主题作业:摆脱。
时光紧赶慢赶,进入中年人的行列,其实是不经意地回首,才发现爸妈已老,家有小儿初长。
时常焦虑,焦虑自己的一事无成,焦虑地审视自己的生活按部就班,并没有一丝起色,甚至自责没有给爸妈更好的生活,没有把儿子培养得很出色。
然后不断地否定自己,苛责自己前半生的浑浑噩噩,没有在该奋斗的年纪去努力一下,进取一下。
夜深而无眠,茫然的人生如大梦初醒一般,想要为自己而活!才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大概就是我这种突然于某深夜而来的人间清醒。
到了一定的年纪,所思所想会忽然变得开阔,以前关注和拼命想要得到的东西,好像突然间变得可笑,然后学会放下。
学会遵从自己内心的追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让自己心安,所以开始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希望从中找到一些人生的答案。
读得越多越发现阅读的好处,好像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了解自己焦虑的根源,然后在书中提到的那些方法中去实践和自愈。
大概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孩子时,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来自原生家庭的忽视与创伤,多少也影响着我的观念和人生,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就会努力地去克服这样的影响。
父母并不善于表达他们对子女的爱,能做到的大概是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已经是一种极限。这也是一次我与好友长谈时突然感悟到的。
我们是发小,她爸妈因为想要个男孩儿,所以家中姐妹很多,也因此导致家庭经济很拮据,她说她觉得小时候的我就像是被宠的小公主一样幸福,让她很是羡慕。
我才突然惊醒原来我小时候的生活是这样的吗?让别人羡慕的?
可是在我的印象里,我家的生活模式一直是比较不自由的,因为是女孩儿,所以规矩特别多,比如要文静,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比如长辈说话不能顶嘴,不能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就连吃饭筷子的摆放顺序都要被要求。
我一直把自己后来的叛逆归咎于是小时候的规矩使然。所以能想到的就是逃离,摆脱父母的掌控,所以从十三岁起,报考的学校一次比一次离家更远,就连结婚都选择了几千里之外的远嫁。
原来从出生开始人都是在不断地摆脱和逃离,从摆脱母亲的怀抱开始,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摆脱自小生长的家乡水土的影响,去到更远的地方。
直到自己也为人父母,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家的牵绊,才明白真正摆脱和舍弃的,原来是最珍贵的部分。
然后慢慢地与自己和解,与过往握手言和,心中因为懂得了感恩变得充盈。
这一切的转变都是从爱上阅读开始的,每当心情烦躁,手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心情就会变得宁静。
我甚至有时候会后悔为什么在很多年里放弃了读书,忙碌的背后,多走了许多的弯路,重拾阅读的热情,也是从三年前迈入中年的焦虑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有阅读上瘾的症状。
自从开始阅读,我舍弃了追剧,舍弃了游戏,所有的闲暇都用阅读来填充,才觉得书的世界可以是一片汪洋大海,而自己愿沉溺其中。
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灵魂自由,可以在书海中捡拾美丽的贝壳与珍珠,也可以在背风的礁石之后小憩,可以像探险般发现一座神秘小岛,然后驻足停留,认真翻“阅”,体会征服的快乐,会因为突然开启的未知领域而欣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