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平等的教育

不平等的教育

作者: 应君宝 | 来源:发表于2019-08-20 14:39 被阅读0次
不平等的教育

          最近最火的电视剧,莫过于东方卫视上映的小欢喜,电视剧还在热播中。我也被剧情所吸引。围绕着高考, 北京中档住宅小区三户人家的子女都进入了高考备考状态,三个家庭,也同时陷入了无比胶着的备战状态。乐高杀手宋茜,护女狂魔乔卫东。不务正业方一凡。每一个人物都让你爆笑,思考。

      不少人表示,隔着屏幕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熟悉,看到童文洁怒怼方一凡的时候那感觉真实的不像是电视,却好像自己就是那个被对的儿子,感受着被妈妈碾压的恐惧,不仅被碾压还要发一段类似的感叹,自己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

    我想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中国式教育之一。是的之一,这是一部比较有现实意义,可借鉴又有启发的一部电视剧,但他勾勒出的是一种中国的中高收入人群的亲子教育。

          正在到来的阶层社会

        无论是季区长,方圆,宋茜,他们三家都代表了这个社会相对富裕的阶层。宋茜,家里北京四套学区房光靠收房租,下辈子无忧。方圆夫妻名牌大学毕业待遇尚可。季区长仕途通坦,社会资源丝毫也不差。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将她和偏远或贫穷地区的家庭财富和教育方式相等同。一个北京,上海的白领商人和一个云贵川偏远地区的农民在一起,他们的差距甚至不敢让人相信,他们是来自同一个时代。现代社会的事实是贫富差距在变得越来越大,越少的人占据着越多的财富。

    还好,中国有一个高考制度,所以教育的分层不像财富的分层那么严重,面对高考时,大家谈的都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问题,应试教育确实有很多缺陷带来了很多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问题,但我们尝试运用素质教育以及相应的选拔体系,问题也并不会就此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的层级的产生,像电视剧中林磊而这样的学霸,若不是小姨收留,很有可能因为家庭的原因被淘汰出局,一代代难以翻身。

              协作培养和自然成长

      这栋楼里,住着三户人家只能说,代表了相对富裕的阶层,我见过很多贫困家庭,教育方式却相差甚大。

    拿方一凡这一家作为相对富裕的阶层来看,采取的是协作培养的教育模式,一个人上学全家都行动起来,而且是深入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为了不影响高三的方一凡用厕所,爸爸上厕所的作息都要改变。在早期的时候,这样的父母还会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带他们进行课外活动,家长会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很多活动,帮助孩子发展潜能。

  而低收入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往往采取的是自然成长模式。首先家长并不认为课余的活动有多少价值,不过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家长也并不认为培养多种兴趣有什么意义,甚至不以为孩子的活动,应该牵扯到大人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很多人花不起高昂的学费,报名费,活动装备,活动后的聚餐都在约束他们。因此,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自己机会,他们可以选择玩伴琢磨新的娱乐方式,或者干脆自娱自乐。

      很多相对富裕家庭在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态度和低收入家庭也有着本质的差异,一个富裕家庭通常会非常积极的参与学校的事物,从检查家庭作业到配合学校或老师教育的理念,再到外界资源的争取。他们也是最好的阐释了,什么叫深度参与。而低收入家庭中,由于受制于个人的经验,能力,观念。对孩子的教育常常轻度参与,甚至袖手旁观。当孩子遇到学业问题。他们会把决策权交给专业人士,,他们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完全是敬畏的,他们只能服从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不平等的教育

      协作培养和自然成长,在早期各有优势和劣势,但时间是最有力的证明,在后来的日子。大部分富裕的家庭的孩子都拿到了大学入学资格。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大多不如意的读完了高中或者初中结束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早在孩童时代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显得更童真,更活泼,他们无忧无虑的享受着童年的快乐和与他们同年龄的富与家庭的孩子常常在父母的车后座赶赴不同的课外活动无聊,疲惫是他们的常态(当然他们也很童真,活泼)。然而到大学后一切发生了逆转。

    富裕家庭的家长,选择教授孩子们的文化技能,常常是有引导性和目的性的。这在多年后,为他们步入社会带来了很好的优势。通过对抗性的比赛学习竞争意识;通过团队活动有了团队协作经验;通过公开场合的比赛或表演,学会如何在成年人面前自如的表现……而贫穷家庭的孩子缺少这样的技能学习,他们的确有许多机会与同年龄阶段孩子交往,但很少会与成年人进行互动;而且在与权威人士交谈时,也缺乏一些必要的社交技能,例如目光的对视坚定地握手,这些都会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让他们处于劣势。

      充满可能性的未来,让这些富与家庭的孩子显得更年轻,让他们无比兴奋,相比之下低收入家庭的年轻人却显得更加疲惫,苍老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他们早早就放弃了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我想说我并不是告诉人们哪一种教育方式更为出色,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社会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意识到公共的社会标准是如何让一部分人获得了优势。所有的父母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照顾,但不同的父母能带到孩子的资源和机会却不尽相同。人生的成败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也并不完全归功于努力、勤奋的品质,当人们在强调个人的努力和才华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自己被赋予的阶层优势。

相关文章

  • 349.幽梦记|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父母有什么关系?

    今日摘抄: 1. 社会不平等是教育不平等的结果。教育的不平等,不仅发生在大中小学阶段。实际上,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

  • 女孩子应该多上学读书吗?

    均等的教育机会赋予人力量,教育不平等则恰恰相反。把特定人群排除在外的手段有很多,教育不平等就是其中危害最大,影响最...

  • 不平等的教育

    最近最火的电视剧,莫过于东方卫视上映的小欢喜,电视剧还在热播中。我也被剧情所吸引。围绕着高考, 北京中档...

  • 与TED名人讲者的时空对谈-Day 20-- Shameem A

    1.教育的男女不平等,早已经决定这些女性未来的人生! 女性在巴基斯坦常遇到性别歧视,强迫婚姻和教育机会不平等等等问...

  • 【异史氏曰】知行不一

    诺丁斯在谈及教育“平等”的问题时说,“孩子们在大多数能力方面是不平等的,尤其在兴趣方面肯定不平等,因此他们的教育必...

  • 《送东阳马生序》:寒门子弟,你凭什么翻身?

    读书改变命运,教育是兴邦之本。如果说人生而是不平等的,那么,教育则是能够让人改变这一出身的不平等的最有效的途径。所...

  • 《爱、金钱和孩子》笔记

    一、育儿经济学 低不平等和低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往往更宽容高不平等和高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往往更专断,并倾向于...

  • 学习笔记:关于育儿经济学

    一.育儿经济学 1.低不平等和低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往往更宽容。 2.高不平等和高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往往更专...

  • 论不平等的教育

    在中国,很多教育几乎失去了它最原始的意义。老师的权威性被过分地强调,而学生的人性则往往被忽视。 总是打着教育时代的...

  • Z55、上岸--安柏

    在网课面前,学校作为一个物理场所的意义无限削弱,不平等的,不再是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不平等的,变成了家庭教育,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平等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rp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