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父母的人格状态决定了他们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爱孩子,也决定了他们与孩子之间情感连接的方式。
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人格的不成熟,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最明显的是给孩子带来恐惧感、自卑感、无能感,而这些问题也多是基于孩子潜意识中对父母的忠诚。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68134/8463f21eff327984.jpg)
夫妻双方经常争吵和冲突,大多是两个人意见不一,或是权力争夺,也或者是相爱相杀……无论是哪种情况,起冲突大多意味着两个人不能更好地合作。这样的家庭会让孩子感觉家庭气氛是紧张、压抑和透不过气的。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也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表达自己,他们的内在会有非常多的恐惧感。久之,便会畏手畏脚,或讨好父母及他人。有的孩子会误以为父母不和都是他自己的错,会过度的承担父母冲突的责任。而一个孩子是无法承担起父母的责任的,因此这个孩子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败感。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不认可自己,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而把希望过多的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扬眉吐气。这样的家长会对孩子有过多的控制,会拿一个标准的模子来作为孩子的标杆和范本,凡是孩子不符合这个标准,便会以大道理来说服和教育孩子,还误以为这就是爱。这种纠错会让孩子感受到的更多是失败感,他们会因此而否定自己,因为自我价值感不足而不相信自己,为了能让父母满意,还会出现撒谎、乖唳等不良行为。
如果一位妈妈来自于没有男兄弟的原生家庭,而这位妈妈的母亲(姥姥)曾因为未能生出男孩,而不能在家庭中获得她应有的地位。这位妈妈在成长中亲眼目睹了她自己母亲的遭遇,她可能会对作为女人的存在持一种否定的态度。
当这位妈妈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首先会因为自己得到了一个男孩而大喜过望,她会自然地误把儿子的出生当作成为她自己人生“成功”的一部分。这种错误的认知,从起点上就把儿子当作成自己命运的一个筹码,会使她和儿子之间界限模糊,这将会给这个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束缚。
感到无能的孩子,大多是因为父母要么过于保护,要么是严重忽视。过于保护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凡事替孩子包办,这其实解决的是父母自身的焦虑,根源在于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对孩子的过于保护与严重忽视,都是父母不能恰当地关注与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一个人在形成的过程中,如果从情感上不曾有过重要养育者给予的无条件的关爱与情感灌注的体验,那么他便会用一生来寻找这份未曾得到的全能体验感,这会让孩子过度地关注外在的认可与评价。成人后会过分追逐社会地位以及别人的看法,一旦不能得到外在的肯定便会陷入低落、消沉、抑郁,为逃避痛苦,他们会有退缩或成瘾等行为。
《情满九道弯》中的大茂及其兄弟姐妹们,有的自私,有的冷漠,这跟他们的父母养育有很大的关系,母亲是这个家庭的领袖人物,强势又控制,在夫妻关系中呈现出的是妇唱夫随,父亲并未发挥家庭权威及家人安全感的重要作用。而大茂作为这个家庭其中的一个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打仗斗殴,成人后却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但他的天赋以及善良能够得以发挥,重要的是他从小能有知书达理的干妈一家人的情感滋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68134/c501084611bb70dd.jpg)
父母只有基于人格完整,情绪稳定,才能给到孩子以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信任孩子而不过度干涉,既让孩子找到理性的界限感,又可以恰到好处地呼应到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家长只有不断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内在与孩子真正建立起正向爱的情感连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