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想法读书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是如何继承IBM,并带领它成为计算机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是如何继承IBM,并带领它成为计算机

作者: 南荣书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5-25 08:42 被阅读0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IBM是非常有名的IT服务商和软件商,但你们一定很难想象,这样伟大的公司,一开始还只是一个卖天平、磅秤的小公司,老沃森接手IBM的时候,它已经因为经营不善,快要倒闭了。

    那么IBM到底是如何起死回生,并发展成如今的行业标杆的呢?今天将为你讲解的《IBM帝*国缔造者》就解答了这一问题。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大部分为你解读本书核心内容。第一部分是小沃森接手IBM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第二部分是小沃森是如何带领IBM成为计算机行业领主的?

    第一部分:小沃森接手IBM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小沃森刚开始接手IBM时不顺利,小沃森和老沃森之间因为经营理念不同,频频争吵。那么,小沃森与老沃森在经营理念上到底有什么不同?小沃森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第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管理方式。老沃森是一个铁腕式领导人物,在IBM每个人都把老沃森下达的命令奉为圣旨,不敢有半点质疑,公司里对老沃森的个人崇拜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小沃森认为,在这样的氛围下,管理干部们不敢再自主思考,只会做老沃森的应声虫。而且,随着老沃森年龄渐长,就越喜欢人们对他的阿谀奉承,若是有人表达不同的观点,就会被看做是挑衅,长久以来,公司内部的人才纷纷离职,而留下来的只是应声附和的庸才。更要命的是,当时IBM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原来老沃森一个人拍脑袋决定的管理模式,已经没有办法应对IBM急速增长的需要了。

    后来,老沃森忙于社会公务,于是让小沃森协助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但是重大决定还是由老沃森拍板。小沃森接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体系改革,用现代公司管理制度代替现有的家长制管理制度。他先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权力下放,给基层更多的自主决策权,接着提拔了一批精明能干的年轻管理人员,组建了由6个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每个人都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负责,独当一面,不必事事跟总裁汇报。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小沃森实现了权力的下放和分流。

    第二个不同的地方在于财务观念。老沃森因为经历过一战、大萧条,他在财务上趋于保守,认为一家企业能不负债就不负债,流动资金越多越好。

    但是,当时IBM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兴建新厂房、新建新的生产线,还要投入巨资给新技术研发,钱根本就不够用。小沃森想贷款来解决资金上的缺口,但是老沃森不同意,两人为这件事甚至差点断绝父子关系。

    最后,小沃森对父亲说:“好吧,我们不贷款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解雇所有的销售人员,因为如果不扩大生产线,现在的订单我们应付不来了。”这句话一下子就戳中了老沃森的命脉,老沃森一直把销售视为IBM的立身之本,更不用说他曾经许诺过终生不解雇任何一个人了。于是,老沃森终于同意贷款,这才有了后面IBM向计算机领域大举进军的可能性。

    然而,父子两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要不要进军计算机领域。当时IBM的王牌产品是穿孔卡片机。这种机器可以把数据以打孔的方式记录在一张卡片纸上,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加工。当时的公司包括zhengfu部门都需要大量的这样的机器,当时的IBM几乎垄断了整个穿孔卡片机的市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诞生,它每秒可以进行5000次运算,数据处理能力完爆当时最先进的穿孔卡片机。老沃森认为这样的庞然大物根本不会有什么市场,但是小沃森意识到,这台计算机,不管是从数据处理速度,还是能够存储的信息的数量,都是远远超过当时的穿孔卡片机的,穿孔卡片机终将被淘汰。

    意识到这一点后,小沃森下决心带来IBM全面进军计算机领域。但是一个计算机项目的费用高达100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失败率也相当的高,老沃森是绝不可能同意投资这个项目的。那怎么办呢?小沃森想了几招。

    小沃森第一步是招兵买马,招聘大量的工程师,做好人才储备;接着第二步,小沃森做了一组数据对比,说服老沃森相信IBM公司在研发方面支出的比例是远低于竞争对手的,从而争取到了更多的经费。最后一步可以说是巧借东风,当时正处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方迫切需要一批高性能计算机来辅助作战,小沃森仅凭一份样机示意图和研发计划书,就争取到了军方大量订单。老沃森看到订单,箭在弦上,不得不批准了计算机项目。最终,小沃森成功地将IBM带入了计算机时代。

    第二部分是小沃森是如何带领IBM成为计算机行业领主的?

    IBM成为计算机领主,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的步骤。

    第一步是率先拿到美国jun方“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的订单。当时美国为了拦截sulian轰炸机的进攻,需要用到大量的计算机,当时所有的计算机厂商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拿下这笔大订单。最后,小沃森对美国jun方负责人说:“只要你有意向选我们,不用等正式签订合同,我马上就给你新建一座工厂,这周就开工。”这样做当然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最后确实让IBM顺利拿到了订单。而有了订单,就意味着IBM能够率先实现计算机的工业化批量生产,从而积累大批量生产计算机的经验,占据行业高地。

    事实证明,这笔订单至关重要。从1952年到1955年,IBM的计算机业务收入有80%来自这个订单,并培养了几千名新型电子产业的技术工人,在这个过程中,也创造了大量的新技术,并融合到IBM的其他产品中。

    然而,最终IBM成为计算机业内领主的,是一款叫做System/360的新型计算机,下面我们简称为S/360。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二步。

    这款机器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它是第一代兼容机,和第一代以集成电路构成的计算机。什么意思呢?要知道,在S/360之前,每一种型号的计算机都有自己专门的软件和配套设备,它们之间是不兼容的。

    如果客户想要更换主机,那就必须重新配置一整套设备和软件,比如打印机、磁盘驱动等等,非常不经济。而小沃森为了造出一台具备兼容性的机器,动用了2000名工程师编写软件,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工程。

    除此之外,在S/360在研发的时候,当时所有计算机都还在用晶体管,但IBM敏锐地意识到,未来是集成电路的,于是为了打造一个以集成电路构成的计算机,小沃森又花费巨资建造无尘车间。

    巨大的研发费用和建厂费用,让S/360成为了美国商业史上最烧钱的项目之一。最后总共投入到S/360项目上的费用,甚至超过了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尽管中间差点资金链断裂,险象环生,但小沃森最终赢得了这场豪赌。S/360在上市后的20多年里基本垄断了高端主机市场,也让IBM一举坐上了全球计算机行业老大的位置。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首先,我们讲了小沃森接手IBM时遇到了三方面的困难,它们分别是父子两人在管理方式、财务观念和要不要进军计算机领域上的分歧;其次,我们又讲了小沃森带领IBM成为计算机行业领主的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是通过拿到美国jun方SAGE系统的订单,在业内率先建立起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工厂;第二步是花费巨资研制S/360新型计算机,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垄断了高端主机市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是如何继承IBM,并带领它成为计算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jv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