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铁骨铮铮 也有柔情似水
1
柳树,是很常见的树种,也是遭受误会很深的树种。
俗语有,房屋“前不栽杨,后不栽柳”的说法。据说,之所以屋后不能栽种柳树,是因为柳树不结籽,“无籽”谐音“无子”。古人认为这种树不吉利,尤其关乎有没有后代子嗣,故而断断不能栽种了。
也有说“柳”“流”谐音,家种柳树会财富外流。谁家不想“吉庆有余年”“金玉满堂”?好不容易有了财气,还让这种树给碍妨了,所以不能在家里种柳树。
还有的说,柳树是“丧门柳”,原因就是垂柳那下垂的纸条,像垂头丧气的人。这么一联想,谁家愿意种个垂头丧气的树?
由此可见,所谓的忌讳,只不过是心病。只是这种心病一旦传扬开,就慢慢演变为一种风俗,甚至文化。人们往往不去追究真假,只是盲目相信,对不信的人,反而嘲笑之,甚至诅咒之。一旦应验,就会幸灾乐祸,自以为有“先见之明”。
2
柳树有很多优点。
它适应性很广,不管是高山,还是平原,或者沙丘,甚至极地,都有柳树生长。大部分喜湿、耐寒,有的品种也耐旱、耐盐碱。
它生命力很顽强,插枝就可以成活、繁殖。而且萌枝能力突出,长到一定高度,把树冠截去,就会长出很多新枝,就可以隔几年取这些枝条用。
它用途广泛,树形优美,可以美化园林,所以河边、山间、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柳树的身影;柳树的枝条可以编织篮子、筐子、簸箕等(根据纸条粗细不同);树皮可以作造纸的原料;柳树材质轻,而且干燥后不变形、无特殊气味,可以当建筑材料等。
3
我觉得柳树刚柔兼备,既有铁骨铮铮,又有柔情似水。
它长得比较快,枝干粗壮,有汉子一样宽厚的臂膀,擎起数不清的枝丫,撑起一片绿荫,给人们在炎炎夏日送去丝丝清凉。
它适应性强,胸怀坦荡,无论田间地头,还是溪边山坡,只要有一片立足之地,就能渲染一抹绿色,无论境遇顺逆,不管条件优越或是艰苦,都能活出一份精彩。
它更新代谢好,即使树龄几十年,锯掉旧枝一样能长出嫩嫩的枝条,宛如新生的树苗一般。这一点,就像人“活到老,学到老”,“苟日新,日日新”,不断适应新变化新挑战,顺应潮流,在自我革新中实现自我超越。
同时,它也有柔情的一面。
王维有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当年,灞桥别柳是京城送别一景,也是一种时尚,就如现在送人送到机场一般。而且送人还折柳枝表达心意,因为“柳”谐音“留”。一支柳条在手,生动地表达了依依不舍、再三挽留的深情厚谊。
至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则更是脍炙人口,也生动描绘了柳树婀娜多姿的神态。就在仲春时节,柳树刚刚发芽,一场春雨过后,阵阵春风吹过,仰头看那满树的绿丝绦随风轻轻飘荡,似乎心情也随之飞扬起来。而那嫩芽上的雨珠,颗颗晶莹,与嫩绿的芽叶相映成趣,似乎珍珠镶嵌在翡翠之上。
等着天气再暖和一些,柳絮开始四处飘飞。伴着杨树的飞絮,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好像清雾四处飘荡,又像下起了鹅毛大雪。的确会让人有些烦恼,如果不太介意的话,徜徉期间,随手一抓,像捧了一朵白云在手,而轻轻一捻,竟像雪花一样消失不见。
这就是柳树,有汉子一样的铁骨,挺起腰杆,也有淑女一样的温柔,垂下那一头娇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