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档美食节目,是炒年糕的做法。把辣椒酱混着红红的泡菜扔进锅中翻炒,白色的年糕瞬间变得红彤彤,裹上一层喜气的颜色。嗜辣的我看到那诱人的颜色,仿佛已经可以体验到那麻辣的感觉在舌尖上的跳动,犹如一个精灵舞出最美的舞蹈,即使触碰不到,还是在脑海中留着一缕印记。
年糕似乎是大家默认的在过年期间会出现的一道应景菜。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介绍的就是宁波年糕,慈祥的奶奶笑起来分外的慈祥,眼角的皱纹在镜头边孙子的笑闹中扬起一丝丝笑意。年糕制作过程繁杂,在奶奶的双手下有条不紊进行着,带着现代快速生活中已经迅速消失的节奏,惬意而温婉。
而我印象中的年糕,确是另外一种颜色,红色的潮汕年糕。
潮汕煎年糕同样是年糕,却是完全的另一种风味。潮汕年糕的制作过程也是糯米粉浆不断翻滚凝聚,蒸发水分,结成块。红色是因为在粉浆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潮汕年糕本身带着的就是醇香的甜味。
再笨拙的主妇也会将年糕切成小片,裹上鸡蛋,放上少许油,在锅中小火煎,等年糕遇热慢慢变软,出国随自己喜好撒上花生芝麻,有些加上少许白糖增加口感。
令人奇怪的事,如此简单的一道菜,再巧手的主妇也是容易失手。火大了容易煎糊,出现了黑黑的一块(图片就是我妈失手之后的佳作)。火小了,不容易煎出年糕最让人喜欢的脆脆焦焦的部分。最成功的煎年糕,是裹上一层薄薄的蛋衣,外表金黄焦脆,一口下去,外脆内软,口感之丰富,让人心醉。
我曾经向省外人士推荐过这一口年糕,他们纷纷表示接受无能,像无法接受甜豆腐脑一样婉拒着一口甜年糕。
谁在乎呢,我最喜欢的就是就着客家擂茶来一份煎年糕。客家擂茶也是大多数人无法适应的口味,加入了若干我不知名的草叶,一份蔬菜,加入花生芝麻擂成的浆糊,加入滚烫的热水,翻煮下。一份清香扑鼻而来,喝下去还多一份摄入维生素的舒爽感。
人果然不能离开扎根的土地太久,一脱离,光是骨子里对家乡食物的思念就让我萦绕梦回。
还是再来一块煎年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