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的动机。
一个人为什么去骗另一个人?想从这个人身上获取什么?最常见的。要么是从这个人身上获得金钱,或者是获得美貌,或者是获得尊重或者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如果怎么都不能从一个人身上骗到人想要的东西,那几乎是不会再去骗这个人的。或者说这个人身上没有想要骗的东西,一般也不会去骗这个人。
在浪漫的爱情里面,有很多花心的男性,会骗一些美丽的女生。那是因为这个女生还具有美丽的价值。如果这个女生没有了美丽的价值,那就不会有男生去骗她。
凡是被骗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当该对象失去这种价值,那么骗他的人就很少了。老年人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老年人有不菲的退休金,年长的人大多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如果一个人没有钱,发生在这样的人身上的欺骗概率会很低。
那么欺骗的动机是获得某些价值。
欺骗动机完成之后,欺骗的对象就失去了价值。
最可悲的并不是有人骗你,因为人是活在某些价值感里面,没有人骗你可能说明你也没有什么价值,一旦有人骗你那说明你还是有一些价值的。
有的人从来都不骗人,一直很实在,那么这样的人心理上会不会认为其他人没有价值呢?表面上看来是人人平等,实际上心理面并没有高看对方,无非是放在了平级的心理位置上。
但人的自尊是要他人高看一下自己的,每个人几乎都希望别人说自己了不起,这是自尊的需求,但是实在人会破坏人们对自尊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实在人不收到欢迎根本原因。
大家可能会说这个人很实在,不是坏人,说话不中听,不会言语表达。
最可悲的人应该是拥有一定的资源,但是没有人来骗他。人们懒得来骗他,这说明他的人际距离,人们和他走近了就受伤,人们不会总带着伤去骗一个人。
当然骗,有时并不是指的诈骗,有时只是一种语言,一种带有水份的生活。
语言的诞生来自于象形文化,相传易经就是像思维,一切取于像,取于相。
其实我们每天说的话都是像思维的另一个映射,我们喜欢听赞美的语言,佛祖说“口吐莲花”,其实并不是真的嘴里吐出莲花,而是说话让人听着像荷花一样美,说话不伤人就是“口吐莲花”。
但我们经常太过实际忘了像,也忘了相。相是每个人心中独有的象征,得意忘形,不如说得意忘相。
一个人获得的实际的利益太多的时候,他会距离相的距离太远。实际获得少的人相的文化发展很好,二者似乎拥有某种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