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赏析

作者: 饶饶微光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08:03 被阅读0次

本赏析主要围绕三个方向阐述:主题思想、叙事方法和文本特点。

一、认识作家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曾就读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士大夫”,“平淡中见深邃”是其文风最大特点。他的创作风格受到沈从文较大影响,他们在对于文学、对于人性的审美上,存在共通的地方。

二、作品背景

《受戒》是汪曾祺的小说代表作,也可以说是其成名作。当时处于19世纪80年代,受社会环境影响,其发表过程算是一段文坛佳话。可以说,当时决定发表此文的李编辑对艺术的忠诚,胜过了对于自身前途的担心。

作品问世以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其题材和风格的地域化,成了鲜明的特点。故土,是作家可以受用终生的养料来源。

三、 主题探讨

这篇小说表达的是“人性之美”,准确地说,是“淳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首先是风景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美得纯粹。

其次,是人美。文中的人真实、不做作、满身人间烟火气。

再次,是事美。这三种美在小说中是完完全全交融在一起——美丽的风景里,美好的人,在做美妙的事情。

所以说,本小说是“一篇徐徐展开的风俗画”。人的美,是最核心的部分。这里的人性之美,指的是淳朴的人性,不消极、不阴暗、不压抑、不扭曲、不做作的健康的人性。

四、叙事手法

本小说在当时的社会带有开创性,它开创了小说散文化,对于后来的新时期中国先锋文化作出了一个启示和引领。

小说在叙事方法和故事结构上非常散。具体地说,就是他淡化了情节结构,融入了一些传统的绘画的技法,在语言行文上,也是有意识地进行诗意的建构,重视诗情画意的氛围营造。

五、语言风格

本小说的语言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字眼,也没有任何词藻的堆砌,非常之清新自然,没有任何刻意地雕饰,是真正的“好文字”。

何为好文字?一是精确,二是简练。越是平常的段落越难写得出色,就像烹饪普通小菜,是最能考验厨师功力的。汪曾祺老先生就是这样的“厨艺高手”,他的文字看似简单俗白,但总是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人物的特点,表达主旨与思想。

其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有江南水乡的乡土气息,同时又没有受到地域方言的限制,读起来顺畅自然,不失典雅。

(以上内容均摘自鳕狐读书营胡老师的分享)

相关文章

  • 《受戒》赏析

    本赏析主要围绕三个方向阐述:主题思想、叙事方法和文本特点。 一、认识作家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

  • 人生到处是纷杂,难得真清雅

    人生到处是纷杂,难得真清雅 一一读《受戒》有感 《受戒》...

  • 那庙·那人·那水 ——汪曾祺《受戒》赏析

    《受戒》顾名思义,讲的是一个和尚的故事。小说一开篇就交代了,“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这个地方的和尚有点怪。首...

  • 认识汪曾祺

    认识汪曾祺是从《受戒》开始的,《受戒》语言简洁生动,明快清冽,读起来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受戒》描绘了一幅美...

  • 关于《受戒》

    《受戒》写于1980年,自其发表以来,对《受戒》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对于《受戒》,汪老说他写的是美,是健康的...

  • 受戒

    第一次读汪曾祺的小说,竟然感觉是那么暖,心中充满不可言语的感动,回荡在心头。人们说他是 中国式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 受戒

    山寺钟声渺 九月燕归巢 谁家 青烟染云霄 岸边唤声响 芦苇荡 绒花飘 蚱蜢小舟 泛湖上 豆蔻束发 桨轻摇 暮阳双肩...

  • 受戒

    我们或许摸不到心中的菩提子,经不住声色相的叨扰,挡不了阿鼻道的罪孽。这繁华世间的种种,在我看来,不过是前世应受的戒...

  • 《受戒》

    今天看了《受戒》。 书比较短,但塑造的人物(主要是明子和小英子)活灵活现,仿佛他们在你眼前出现一样。 方言很直白地...

  • 受戒

    恍若隔世,如梦一场,你走的这一路跌跌撞撞,残留的伤。我对你说这是青春给你的告诫。你一笑扬起你骄傲的头对我说这是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受戒》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ua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