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生涯

作者: 雪行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10:35 被阅读0次

    我的学生生涯

    ——读《如何高效学习》有感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评,说实话,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听刘老师的课听了四节了。深度工作这本书我没有买,但是目前我想学习一个跨专业的学科,所以研读了《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

    整本书的结构很清晰明了,字数也不算多。我一边看一边用百度脑图做的思维导图。看了断断续续大约有四天吧,完全没有达到刘老师教的快速阅读的要求,好惭愧。做思维导图的时候我也发现自己不善于提炼总结,基本上都是摘抄的书上的要点,这点需要改进。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是整体性学习,如何进行整体性学习,以及超越整体性学习。作者是加拿大的学生Scott Young,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四年33门课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平常人无法做到的事,而他的经历也使他的学习方法更有说服力。

    我从小到大都标榜自己是一个学习好的孩子,小学在村里,40个学生能排到前三,中学到县里,还记得第一次考试,班里70多个人,我考了全班12,全年级共12个班,大概一千多个学生,我排名一百左右。对于小学排名极其靠前的我来说,这个结果简直不能接受,于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在第二次月考时,还记得那是一个飘雪的日子,我坐在班里第12个座位上答完题,看着窗外飘着的雪花,想着考试结束后,爸爸就来接我回家了。那次考试,我和另一名男生并列全班第一,年级大概10名左右吧。于是,在大家眼里我又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学最好的成绩就是初四的时候一次月考,我考了班级第2,同时是年级第2,而我班的第一是我的同桌,他也是年级第一。中考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我记得是526分,唯一觉得满意的是数学考了满分120分。后来去别的县上了高中,高一的时候被分到了18班,当时按中考成绩排,我是班里的3号,全年级一共24个班。高二的时候分文理班,我被分到了高二1班,按照高一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分的,当时是班里的1号。不过高中感觉自己稍稍有点吃力了,成绩总是上不去,班里前十名,年级前一百,有一次竟然一百多了,我简直不能原谅自己。这时我们班上的一个女生开始发力,一直是我们班级第一,当初分班时她是2号,后来她能考到年级前13名,还是清华北大希望之星呢。第一年高考失利,成绩不理想,虽然上了二本线,但志愿又没报好,复习了一年再考,上了一本线,但是超过的也不多,只能报了一个二本的学校,挑了一个比较好的专业。上大学后就励志要考研,把小纸条贴在上铺的床板下面,我要上北邮。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幸运的实现了愿望,上了北邮。之后找工作也算比较顺利,回到家乡,虽然工资低,但是离家近。在我5+4+3+1+4+2.5=19.5年的学习生涯中,从没看过这类介绍学习方法的书,也许早点遇到它我在高中时就不会那么无力了吧。我感觉我的学习方法是比较传统,理解了但是不深刻,记住了但是不会活用,发散思维不好,也就是作者讲的拓展能力不强,应用能力差。现在只记得曾经整理错题,练习很重要,预习也很有效果。我学习一直还不错的原因就是我的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的,能够听进去课,下课及时复习做作业,巩固。看了作者的整体性学习方法后,才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很LOW啊。

    我的知识并没有形成一张网,工作之后的知识增加的不多,眼界也不够开阔,人还是得多读书才能学得更快,才能编好网。今后我准备先采纳书中的几个学习方法,首先是给自己定个目标,制定周计划和日计划,其次,练习笔记流、比喻法、内在化,最后,训练应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对超越整体性学习这节作者讲的几个高效秘籍很是认同,并准备实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就用这篇书评来督促自己吧,大家也做个鉴证,明年的今天我一定会变得不一样,变得更好。

    絮絮叨叨一大篇,多半是回忆自己的经历了,大家勿见笑啊。

    2017年12月15日星期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学生生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pr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