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抑郁,有抑郁状态和抑郁症之分,当处于抑郁状态之中,的确是可以通过调节进行缓解;可抑郁症,就不是那么简单的调节心态,也许调节有用,可我想这并非是全部。二者关系为长期的抑郁状态并且综合其他症状可导致抑郁症。
对于作为我们父母的这代人来说,他们会觉得你们现在生活的这么幸福,物质生活一点都不缺,比我们年轻时候享福多了,甚至不需要为了读书去挣学费,都这么幸福了,有什么可抑郁的,因此,作为父母会觉得很不解。可是真的物质生活充足就不会抑郁么,物质生活与是否抑郁之间的关键性可能并不太大,对于心理层面的教育才是家长、学校等需要去做的。
1.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抑郁症又叫做抑郁障碍,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抑郁症患者轻则外表如常,内心痛苦不堪,更甚者情绪低落,有时会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状,重则会出现悲观厌世,并有严重的自杀意图。
常见症状: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或伴随着焦虑、烦躁、坐立难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对生活丧失热情,精力减退,并且认为活着没意思,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能感受到很多东西的存在,部分患者有自杀意念。
2.思维迟缓
表现为思考能力下降,常常感到脑袋不好使,临床表现为言语减少,反应迟钝。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言语减少,行动缓慢,生活被动,不愿意接触周围人,闭门独处,亲情淡漠,回避社交。
4.其他症状
常常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突然消瘦,体重减轻;失眠严重,入睡困难,易醒,醒后无法入睡,常表现为晨重夜轻。
2.我国的情况
大部分报道将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定在3%-5%,但仍有报道声称达到6.1%。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但目前抑郁症的医疗防治在我国仍处于识别率低的局面,接受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只有不到10%。抑郁症的发病导致的自杀事件已呈现出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对于抑郁症的科普、预防、治疗应该更应该值得被重视。
3.诊断与小科普
针对抑郁症的诊断,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有DSM-IV和ICD-10。国内目前主要采用ICD-10。
如果有发现家人或者朋友出现情绪低落、不爱说话、经常闭门独处以及身上有伤痕的时候,应尽量建议他们去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治疗,而不是自己在网上做测试。虽然抑郁自评量表可以作为判断抑郁症的标准,但不可以视为唯一标准,仍然需要结合病程时间、症状、有没有反复等因素去综合考量。且目前医院里可做的像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GAD-7(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PHQ-9(病人健康问卷)以及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人格测验)等量表对于抑郁症的诊断都具有参考意义。
4.治疗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
中度以上的抑郁发作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上目前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针对药物治疗,每个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同一种药,有人表现为出现轻躁狂症状,也有表现为兴奋、呕吐、头晕、情绪低落等,服用药物并非一成不变,更为重要的是配合医生,对于药物产生的反应,应给予主治医生及时的反馈,方便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药物调整;其次对于用药谨遵医嘱,避免立刻停药的情况;最后对于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以及身体上的不适,进行调节对于身边人以及者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对于有明显心理因素作用的患者,需要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方式。常见的心理治疗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抑郁发作的疗效目前已得到公认。不过临床上重度抑郁的患者还是需要依靠药物治疗,使其主动寻求医生帮助,才可进行心理治疗,如若强行进行心理治疗,会适得其反。
对于抑郁,以上是我所的了解的。还是希望对于亲人、朋友多关心,不要等到为时已晚再去后悔,对于青少年抑郁要多加重视。了解相应的知识,而不是事后说这就是个心态问题,我不认为是这样,如若只是心态问题,那么门诊的很多中年人又该作何解释,说心理承受能力差?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有难熬艰难无法度过的时光,可以不理解,但不要去伤害,闭上嘴巴,做个有头脑的思想者,不要嘴巴大于脑袋美名美曰这是所谓的“心直口快”。
如果你有家人或者朋友家人有抑郁症,请多去支持鼓励他们、和他一起聊他感兴趣的东西陪伴他度过吧!我也希望我能陪伴我想陪伴的你度过,对于从前亏欠的照顾,我很抱歉!!
图片源自网络文章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书本及网络,望周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