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教育随想
教育科研落地,让一所学校更明亮

教育科研落地,让一所学校更明亮

作者: 小豆子和小丸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22:06 被阅读36次

    ——重回教科室工作的三年梳理与自我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然而,现实中的我们,有多少人体会过这样的幸福呢?

    借鉴哲学层面的“三问”,我对我们教育科研的“三问”便是: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怎么去?也许,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学校,我们才可能迈出教育科研的第一步,日后朝着教育美好的明亮处,靠近再靠近。

    2015年9月,燕子校长时隔五年后再次回归枫桥中心小学,我也从校办调整到教科室,这也是我时隔五年后重新回归教科室工作。加上我们先前资深的教科室小衡主任,我们组成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金三角”。三年时间,我们不断磨合,深入沟通,努力创新,越发默契,真是一个非常好的精神团队。很多的构想、改善、行动、实践,就是从我们这里开始起步,并一步步“往前”推动。

    一、推动青年,就是推动学校“最活跃的细胞”向着明亮处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班额不断增多,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我们来看一下学校师资队伍的一组数据:

    专任教师:209人;35岁以下教师:125人;两年内新教师:85人 (含代课)

    年轻,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无数的可能性。但年轻的教师队伍,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培养教师、如何发展教师,如何引领教师发展得更好?

    1.抱团行走,组建共同体

    针对青年教师众多,年龄层次不一,教师发展形态不同,为构建教师发展梯队,我们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和学习共同体整合,形成“一个团队、三级发展”的教师培养模式:

    一级:三年以内青年教师通过师徒结对,重在学科(课堂)入门、班级管理入门以及教科研入门,争取三年内站稳讲台,班级管理良好,成为校优。

    二级:一批有潜质、有能力、求上进的学科教师,在学科共同体的助推下再提升、再发展,由校优进阶区优。

    三级:课堂有特色,学科有影响,科研有成效,由区优进阶市优。

    “学科共同体”试行两年年,众多青年教师取得不俗的成绩:郑先猛、左娜、程子桐、徐丽云、吴晓洁、姜尚京、孙雪娇、张星波、徐玥、吴静瑶、施瑶等一批青年教师在学科竞赛及其它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郑先猛老师荣获省级评优课特等奖,左娜老师获得市评优课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不能全部归因为“学科共同体”的功劳,但我们已感知到共同体对青年教师的推动是巨大的。共同体有它的优势所在:

    ①随时随机,形式多样。共同体人员相对集中(其中一部分为学科骨干教师,一部分为青年教师),共同体领衔人召集,成员随时集合研讨。特别是一些时间非常紧迫的比赛或赛事活动,我们除了面对面交流、磨课,还会在网络上及时沟通、切磋。除了应急性的赛课、磨课,我们更有日常的共同体学习,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学员随机学习,探讨、解决某个教学问题等等。借助共同体这样的团队,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真诚交往,彼此敞开,共同进步。

    ②众人智慧,团队力量。借助学科共同体,解决了教师以往“单兵作战”的孤军状态,一起磨课,一起研讨,一起改进,一起参赛。虽说是“一个人在比赛”,事实上,收获的是所有参与备赛的人。包括外出上课,学科共同体成员不仅出力,更出智慧;不仅一同参与活动,更是一同谋划成长,这样的通力互助,也是同伴间的一种精神鼓舞。团队的力量大于一个人,这就是事实。

    当然,我们深知学科共同体的建立,不仅需要应对日常的公开教学或赛事赛课,我们更需要结合教师长期的个人规划,着眼于教师更长远的成长与发展。

    2.能者先行,实践微课题

    2017年3月,我校主课题“以行为建构文化: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学校‘三雅’行为文化建设研究”顺利通过苏州市“十三五”课题审核,正式立项。此课题研究延续学校“十一五”、“十二五”课题,从地域性研究深入至绿色生命教育学校文化的建设,我们的“十三五”主课题在原有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学校未来发展所期许,将“学校文化”落地生根,将“文化”与“行为”联缀,由务虚走向务实,也就是将一切课题研究内容变成具体的行动,变成看得见的“行为文化”。另外,我们还有相关课题:

    1项国家课题《生命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子课题《构建深度对话的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1项省级课题《用略读理论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侯冬梅)

    2项市级实验项目研究:家庭教育项目课题和“教是为了不教”教改实验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尝试做了三轮校级微型课题,做足“金字塔”的坚实底盘:

    第一轮校级微型课题17项:语文9项,数学3项,英语 3项,体育2项(其中1项陈瑜老师的课题被确立为市级经费课题),17项课题全部结题。其中9项课题在2017年9月申报成区级课题,进行滚动研究。

    第二轮校级微型课题11项:语文5项,数学 3项,英语1 项,美术1项,德育1项,11项微型课题于2018年10月已全部结题,着手准备申报区级课题。

    第三轮校级微型课题17项:语文9项,数学 1项,英语3项,音乐1项,体育1项,德育2项,2018年10月正式开题论证,进入课题实施阶段。

    我们始终认为,有生命力的研究一定是自下而上的,一定是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实践的研究,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实践,大胆做课题。2016-2018三年间,我们三轮校级微型课题有始有终,管理规范,扎实有效。

    ①专项培训,边做边研。可以说,对于做课题研究,很多青年教师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懂,我不会”。分析一下,其实教师不愿做课题首先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也就是心里对做课题有障碍。一听说做课题做研究,感觉非常“高大上”,甚至“高不可攀”,这多少是有误解的。我们对青年教师做课题,第一是鼓励,第二步是推动。首先对青年教师进行课题专项培训,除了做“如何做课题研究”的专项学习,还请有经验的同伴分享课题研究的心得感悟,鼓励教师先行动起来,先实践起来,微型课题就是“边做边思考,边做边研究,边做边总结”,我们甚至不做任务性的硬性规定,就是鼓励为主,引导为主,实践为主。这样,才有了三轮课题持续推进的良好局面。

    ②扶持帮助,总结推广。对于校级微型课题,我们参照课题研究的操作流程,合理、规范地进行过程性管理,督促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除了微型课题的开题论证,我们也做课题中期汇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教科室提供最大的帮助,对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在寻求中改进;对于专业性很强、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燕子校长就是有力的保障,邀请课题专家把脉、诊断,及时改进。所以,在微型课题的推进中,我们得到了原教科院副院长徐燕萍老师的跟踪帮助,得到了吴中区教研室李彤彤主任的有效指导,更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支持与肯定。

    青年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有的教师慢慢有了“做课程”的意识,也在探索如何将自己的行动整合成自己的“班本课程”。比如,小石子老师的“童诗阅读”做得有声有色,把一班孩子熏染得富有诗情,不仅读诗,还能写诗。如果可能,出班级诗集也是可能的,这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美事。另外,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将自己的研究进行记录、整理,并用公众号的形式推广。现在,我们除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外,多位教师拥有个人公号或班级公号:微客语文、暖暖夜读、小6时光、书童微语、上班路上听听张文质、比笔墨更深远等。每个公号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公号都在不断更新内容、更新行动,更在更新自己。

    开始了,就渐渐上路了。我把这样一群青年教师称为课题研究的“先行者”,也许,他们就是我们学校未来的“引领者”或“飞行者”。

    3.行思论坛,活动常态化

    我们的“行思论坛”至今已经举行了二十六届,从先前的“青年教师论坛”到“教师论坛”,再到现在的“行思论坛”,从中可以看出:论坛对象由青年教师扩展为教师,论坛的主题着眼于“行思”——行动与思考。

    论坛结合学校发展情况、当前热点问题,及时开展主题论坛。以前每学期举行一次,现在是不定期的举行。只要有话题,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开展活动。

    一路走来,如果说我们的论坛有所改善的话,就是论坛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了,有时是全校性的论坛,有时是部分教师论坛;除了本校教师论坛,我们也开展校级论坛。更大的变化在于现场:论坛除了分享,有了互动;除了陈述,更有探讨。参与的教师都有一个意识:我们不仅是来讲话的,我们更是来分享的;我们不仅是来聆听的,我们更是来对话的。所以,我们的论坛有了这样的呈现:

    主讲者不仅是陈述,更是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读稿变成叙事,从讲话变成演示。一个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的叙述者,包括他的课堂,就是将“知识”通过教师的叙述成为“活性”的知识,课堂吸引孩子,课堂彼此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要学会“说话”,学会“讲话”,行思论坛,就是让教师走上舞台,努力成为一个好的说话者。

    此外,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与传承者,更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我们要在教育中学会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既是指教师真实的声音,更是指教师心灵的声音。论坛,就是倡导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

    观摩者不仅是聆听,更是一种分享式学习。自从教师能脱稿分享,论坛的现场氛围就“活”起来了,分享者与聆听者有了现场回应,有了眼神的交流,有了情感的互动,更有对论坛观点的思辨。会场,就是一个“生命场”,我们彼此同在“生命场”,为某种“伟大事物的魅力”所感召,彼此呼应,彼此见证,彼此成长。我们都在为“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从容”而努力,这就是论坛对每一个生命体最大的推动与影响。

    二、博雅读写,就是教师心灵的觉醒与生命的自明

    2015年9月,随着燕子校长的回归,我们“博雅轩”读书社也在这个时间低调开张。名字来自于王颖老师看见学校“雅园”的“转念”一瞬间,大家认定这名儿好,所以我们有了“博雅轩”。我也很自然地成了读书社的负责人,并带领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分享。

    这样一件“看起来很美,听起来也不错”的事,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去做、去推动,我也不会知道推行“读书”这样的事,其实有多艰难。慢慢梳理这三年走过的读书之路,我也在回望与整理中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急躁与功利的念头淡了,行动与改善的心态有了,并愿意以更多的热情主动投入到做读书推动这件事上来。读书,就是长长久久的事。

    1. 一个人与一群人的坚持。我们的读书会经历了最初的“蜜月期”,渐渐进入现在的“平稳期”,虽然教师被日常事务所牵绊,但每月读书会始终开展着,我们坚持“每月读书,每月活动”,也在这些读过的书中照见了自己——

    《致青年教师》《静悄悄的革命》《教学勇气》《如果我当教师》《希望教室》《“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奶蜜盐》《教育的细节》《童年的秘密》《教育是慢的艺术》《让学生看见你的爱》《一间辽阔的教室》《教师的“微革命”》《教育的勇气》……我们向一本本书走去,我们向一场场读书会走去。

    在读书会内容与形式上,我们也是不拘一格。最常态的读书会,是以读书群老师为主、其他青年教师为辅进行读书分享,从面上整体性铺开,操作上有所侧重。我们的读书会也会进行“主题性探讨”交流,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分享、交流,比如我们举行过“童诗阅读”交流会,是以三年级语文老师为主的读书交流;再如数学组老师参加黄爱华的“大问题教学”研讨活动后,我们就进行研讨活动后的现场分享。

    2017年4月,我们开始尝试与家长一起做“共读”分享会,比如家校共读《奶蜜盐》分享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意在:读书这样的事,不仅教师读,也要推动家长读;不仅家长读,也推动孩子读。

    可喜的是,吴中区图书馆(吴中官网)曾参与我们一次读书活动而结缘,陈馆长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们图书馆做读书活动,我们分别在吴中区图书馆做了“行走的意义”与“童诗阅读”两场分享会,我们与学生家长、社区人员、以及社会从业人员一起做读书分享,分享难度、分享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样想来,我们的读书会不仅要坚持做下去,还要努力推广出去。

    我这里所说的“一个人”,不是实指具体的哪一个人,而是虚指——一个家庭,只要有人在读书,这个家庭就有希望;一所学校,只要有人在读书,这所学校就有希望;一个民族,只要有人在读书,这个民族就有希望。读书,就是坚持在做一件有希望的事;读书,就是自我点燃,也照亮他人。

    2.读书与写作,生命的自明。读书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姊妹。2018年2月,我们在原有的读书群基础上重新建构了“博雅读写”微群,以读促写。我们始终认为,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读书与写作意味着心灵的觉醒与生命的自明。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成长,其实就是他心灵与生命的成长。任何没有触及心灵的觉醒,谈不上所谓的成长。教师成长的力量来自哪里?唯有通过读书与写作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读写结合,且行且思,保持一颗柔软心。学校内网有一个“且行且思”栏目,就是鼓励教师读读写写,且行且思,保持教育者该有的敏锐与柔软。教师眼中有人,教师心中有情,教育所做的都是与儿童、与心灵有关的事情,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柔软心,需要我们拥有一种“柔性情怀”。

    对于“且行且思”的撰写,我们采取“低门槛,勤练笔”:千字文,体裁不限。也就是,想什么,做什么,写什么。每月,基本固定有一百多篇文字,一学期,就会有五、六百篇文稿。一方面,教科室每月做好“且行且思”的考核与公示,并评选出“每月最佳随笔”,期末评选出学期“优秀教育随笔”进行表彰。另一方面,教科室努力为教师荐稿、投稿,为年轻教师增加“发表”的可能。

    以读促写,共读共写,不断走向辽阔。正是有了这样低门槛的“且行且思”,教师一方面保持着的教育观察的敏锐,另一方面保持着“书写”的手感。写作如果有秘诀,那就是坚持写——“写写写,不停写”。(朱永通语)

    2018年3月,我组织发起了一个读写项目——“21日写作挑战”,就是21天连续写作,每天完成800字以上的文稿,微群分享。如有间断,或延迟推文,自动淘汰。这样的写作挑战,一方面是对教师写作的“刻意练习”,从而形成每日实践与反思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激发青年教师写作的勇气,并在挑战中找到写作热情与写作自信。这样的信心建立,一定是通过“写来实现”的。

    第一轮“21日写作挑战”共有18位教师参与,最终17人挑战成功。活动结束后,我们做了一次写作挑战的分享活动,效果非常好。后来,我们在学校校刊上还推荐了一组“挑战文”。第二轮“21日写作挑战”活动就在本学期9月的第二周启动,一共有20位老师参与,最终全部挑战成功。我们把所有“21日写作挑战”的优秀文稿,在学校公众号平台设立“博雅读写”专栏进行推送,至今一共推送14期(27篇文章),真可谓每篇都精彩,每期都值得期待。

    对于教师的读写,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以我自己的亲身体会,那就是和教师一起读写,和他们“站在一起,一起经历”,最好的示范就是身体力行。无论是每月“且行且思”的撰写,还是“21日写作挑战”的撰写,我们都是通过日常的训练,保持一种书写与思考的状态,最终形成一些主题性的文字与文章,引导教师走向更专业的教育写作,或者叫教育科研写作。这就意味着:教师走上了一条自觉发展之路,并不断走向生命的辽阔。

    三、向“雅”而行,努力构建一方师生的精神“雅园”

    1.《雅园》的前世今生。《雅园》是我们学校现在的校刊名字,它的前身叫《尝试集》,来自我们对“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践与思考。2011年9月,学校异地新建,站在更高的平台,学校提出了“三雅”办学目标,主题景观中更有一个以“雅园”命名的园子,故校刊更名为“雅园”,寓意着师生共建一个“雅”的校园,“雅”的精神家园。

    2015年9月“博雅轩”读书社成立之后,我们做了书社的电子期刊。后经过大家商议,电子期刊与校刊可能会在某些地方重复、交叉,也为了让校刊“雅园”更具可读性、更具生命感,我们又进行了电子期刊与校刊的整合与转型,合并成现在大家看到的“雅园”的样子。

    教育科研落地,让一所学校更明亮

    2.《雅园》的血肉身躯。我对这本迟来的《雅园》还是略有遗憾的,此话怎讲?其实在2011年,我在“1+1”教育社区与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老师“认识”(网络之交),他提出要看看我们的校刊,我就给他寄了一本“尝试集”。当时,我有隐隐的不安,但随着我进入校办,这样的想法也慢慢消失了。

    现在想来,这些隐隐的不安就是想把校刊做得更好。我向来对某些教育刊物有偏爱,比如华东师范出版社的《教师月刊》,心里一直有想做本好看的校刊杂志的愿望。于是,当机会来了,我就成了那个模仿者与实践者。当然,这样的模仿也是结合学校情况而定的。我们校刊的所有文字、图片,均来自学校师生,全为原创作品,具体内容设置为八个板块:

    卷首、人物、声音、教学、行思、科研、诗书、生活,这些板块相对固定,也可以结合活动开展相机添加,但总体相貌不会太大变动。人物,每期做一次深入的教师访谈,以文字形式梳理出教育故事或个人成长;声音,可以是“行思论坛”的声音,更可以是热点的“教育声音”;教学、行思、科研,大家一看就明了;诗书,是师生的诗歌写作和一些读书笔记;生活,可以是家教文字,也可以是生活感悟。

    教育科研落地,让一所学校更明亮

    3.《雅园》的精神追求。如果大家对我们提出的“我们要做看得见的行文文化”持有怀疑的话,那么,不妨读读我们的校刊“雅园”。在文字里,能看见我们的思考与行走,能看见我们的行动与改善。教师“做得好”才能“写得好”,“写得好”,“雅园”才好看。

    我们希望,“雅园”可以成为我们枫小人的精神Logo。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云中一雁ling:真正落到实处的教科研工作,推动的是教师,受益的是孩子,为老师点赞👍

      本文标题:教育科研落地,让一所学校更明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am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