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使投资人程医生(下)~11.11
第二个人,是一位姐姐。
2016年的时候,我从(民宿启蒙地)慢屋离开,临时托管了一家别墅小区的客栈。合作不久,大概1个月后就没再持续了。但是在那儿,我认识了一个人。当时那个老板常在昆明,于是那个店里,有一对东北夫妻帮他打理,男的做饭,开车接送客人,女的接订单做卫生,招呼客人。印象中,那位姐姐每天早上去小区里找野花野草插在客栈的瓶子里,把每一寸空间都擦拭得干净整洁,物品摆放分门别类,整齐有序。
“优雅”“有条理”是我对那位姐姐的印象。除此外,她还做手工账,也是干干净净。
东北(吉林辽源)人,69年,高中毕业。
你知道的,我这人自己生活比较随意的,我比较适合拓展,和大的产品、用户体验方向把控,但动手能力不好,空间条理也不好。
今年想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位姐姐,于是辗转联系到她。
彼时,他们已经回了东北。
在结束那家客栈的工作后,他们又在同小区开了两年的客栈,疫情后关了店回了东北。
用她的话说“我离开的时候,就想再也不回来了”,因为老人已老,儿子已大,要成家了,要完成家庭的使命。
我先是联系了她先生(她微信换号了),他非常激动的说“江敏,你要做的事就是我想做的,你看给我安排什么,我明天就可以开着车过来”。
这个剧情又是一个反转。简单说就是男主开始表现的特别激动,但当我真安排完后,他说“江敏,你安排的岗位不是我喜欢的,工资也不满意,我再考虑一下”,而女的却说“江敏,我是认同你做的这件事,所以你看我能做什么,我都来”。
我当时安排的是,女的做人事行政兼出纳,男的带餐厅主管(他们自己开过餐馆),
8月初,我进场一个月后,她拉着行李再次回到了云南(之前有办理退休那些事,没法7月初就来),9月中旬回去给儿子办婚礼,国庆后回来,就长期在这边了。
她公公身体尚好,亲家也年轻,且是双独,所以即使有孙子孙女,亲家也能出力滴。
一个一直想做事,内心充满能量的人。跟我一样积极乐观,但更稳重有条理。
更多的惊喜是,发现我俩对产品、用户体验理解高度一致,而她对跟人沟通上,书面和口头都非常得体。
我现在把她叫人力经理,实则代理门店管理。
呀,你都不知道,20多号人,不听话的时候气死人,要是光气我一个,可太消耗了,现在,有我俩一起对付他们,日子就简单多了。
除此外,还保留了东北人的娱乐精神,我们每天还可以调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片断。
当然,最让我震憾的是,她的义气。
是的。震憾。
10月的时候,我房租还差点(最近几个月,因为疫情+餐饮建设,还有客房有些老旧,做些优化,一直是亏损的),她知道了,说“我这还有5万,你先拿去用”。
我还是比较顾忌跟核心伙伴之间发生经济往来,怕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因此流失就得不偿失了。
前辈讲的,不要和伙伴经济纠纷嘛,哈哈。
我说写借条,她“不用搞那些,见外了”。
然后,有一次,她知道我抵押房子的事情,就问“你那个需要什么流程?”我就告诉了她,然后随口问了一句“你要办什么大事吗,要抵押房子?”
答:我先了解一下,以后你需要我再回去办。
泪流满面。
你说,我咋这么幸运呢?
因为对于她,人能来,能帮我分担人员管理的事情,我已经非常感激了,何况,她对产品细节还非常在点,我已经庆幸不已了,结果还这么大气,担当。
总的来说,这四个月,还未盈利,但团队模型有了,除了这些核心伙伴,第二梯队的也有四五个(工资四五千的),属于经验不太够,但态度很投入,店里有需要就10多个小时干活也不计较。犯错了,被收拾了降工资也不走,哭兮兮的说“我不走,我还要在这儿干”(我对用户体验,团队协作是零容忍,这方面的问题就下狠手收拾,国庆前后,有不同的问题发生,对主管开了批评教育会,一一问他们要选择离开还是留下来再改进)
至此,虽然市场超出预期的考验,但心里也还是笃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