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制造影评人生百味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五:只有在烈火中淬炼,方能在尘世间永存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五:只有在烈火中淬炼,方能在尘世间永存

作者: 书影斑斓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1:01 被阅读15次

原创 | 书影君

1938年初,日军沿长江进犯中国腹地,长沙临时大学只能再向南迁至昆明。西南联大初入昆明,用来建校的地址,以前都是一片片坟地。

教室是铁板房,窗户没有玻璃,糊的竹纸。学生没有桌子,写字时就依靠椅子右侧一块被称作“羊腿把”的木板。

学生宿舍都是茅草房,一间住40多人,光线黯淡、拥挤不堪。

茅草房中最多的除了学生,就是臭虫。学生们因为被咬的受不了,开始不停地抓臭虫,但却好像永远也抓不完,后来干脆就习惯了,任由臭虫咬自己而不影响睡觉。

汪曾祺在他的文章《老味道》中回忆,西南联大的女同学流行吃胡萝卜,一是因为她们也穷,二是听说胡萝卜含有微量的砒,可以驻颜美容。

据当时的学生后来回忆,他们在学校吃的饭叫“八宝饭”,里面不但有谷子、麸皮,甚至还有石头子和耗子屎。

即便是如此糟糕的饭,学生们还常常吃不饱。于是有聪明的学生总结出盛饭的绝招:先盛半碗,很快吃完后就能再抢到一碗。男生还学会了一招技术,可以远远地将饭碗准确地仍到饭盆中抢饭。

这里的教学和生活环境,都是艰苦的。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却有着中国最顶尖的教授,和最优秀的学生。整个校园中弥漫着独立的思想,自由的人格,俨然一座乱世中的学术伊甸园。

西南联大在昆明的8年,是艰苦的8年,却也同时是学术大家们理论成果产出最为丰富的8年。

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通史的历史学教授钱穆,在昆明西南的岩泉寺撰写了他的历史学代表作《国史大纲》。

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华罗庚,在昆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堆垒素数论》。

在呈贡的魁阁,社会学家费孝通尝试建立社会学版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燕京-云南社会学研究站,并写作了《禄村农田》。

语言学家王力出版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中国现代语法》。

国学大师吴宓以课堂讲义为基础,用英文写作了《世界文学史大纲》。

还有国学大家罗庸的《鸭池十讲》、汤用彤的《中国佛教史》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气象学家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周培源的《湍流论》等等大批奠基性论著。

可以说,正是经过了战争烈火的淬炼,这一大批中国顶尖知识分子,才生发出了与以往在宁静书斋中完全不同的民族情感和社会认识,并最终产生了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相关文章

  •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五:只有在烈火中淬炼,方能在尘世间永存

    原创 | 书影君 1938年初,日军沿长江进犯中国腹地,长沙临时大学只能再向南迁至昆明。西南联大初入昆明,用来建校...

  • 西南联大启示录

    最近看了两个有关西南联大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和《西南联大》,读了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现在仍...

  •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3月14日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一部西南联大最佳校史:自由独立,烽火中不辍弦歌。 本书关键词 西南联大 ...

  • 《西南联大》观后感

    带着三个问题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这三个问题分别是,西南联大成功在哪里?西南联大为什么这么成功?西南联大...

  • 民国文人明星齐聚一堂,这是你不容错过的纪录片

    近日看了央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真实再现了仅存在了8年的西南联大。这部以《西南联大》命名的纪录片一播出就拿下豆瓣9....

  • 西南联大-纪录片

    今天看了两集《西南联大纪录片》,满满的感动和敬佩,世人不乏对这座大学的盛赞,而我更喜欢他们的乐观豁达,教授...

  • 纪录片《西南联大》

  • 西南联大纪录片

    看了《西南联大》第一集的前半节真是风起云涌英才辈出的年代虽然无比落后与屈辱却也在庚子赔款留美的那一刻开始改变历史流...

  • 西南联大纪录片

    最近上映的一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叫做《西南联大》,腾讯视频评分9.5,豆瓣评分9.2,再加上朋友的推荐,我也很快的...

  • 纪录片《西南联大》

    2019.2.19 今天看了西南联大的第一集,被文人志士的勇敢坚毅所打动。久闻西南联大大名,今天才知道西南联大原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五:只有在烈火中淬炼,方能在尘世间永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cl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