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人,叫巴丹,是方圆几里之内最聪敏的,据说也是最公平正义的人。所以凡是每家每户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都会找他帮忙。渐渐地,巴丹所说的话在这一带就成了权威,没有人敢反对。
多年来,只要是一些有利益的事,不管别人能不能解决,巴丹都要出面调节。对于给自己好处的,或是和自己有点利益关系的人,他都是努力的维护他们的利益,因为在他看来,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
有一天,巴丹的亲戚和邻居争抢一头牛。巴丹的亲戚说牛是自己的,邻居说是他的,他们两相互争执不下,就来找巴丹来解决。巴丹了解情况后,就想到了用抓阄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争端。对于这个办法,争执双方都表示同意。
巴丹就向争执双方说明了抓阄的规则:如果谁抓到的纸上画的是牛,那么牛就归谁;如果抓到的纸上什么都没有,那么牛只能归另一人所有。于是巴丹扯了两块纸,在上面乱花了一通,然后揉成了团,放在桌子上。
巴丹为了别人没有闲言碎语,说偏袒自己的亲戚,就让邻居先来抓,邻居打开一看,上面什么也没有,就只好垂头丧气的走了。等到巴丹的亲戚打开另一个纸团,但上面依旧什么也没有,只是空空荡荡的一张纸。
原来巴丹在两张纸团中什么也没画,他知道只要让邻居先抽一张空白的,邻居就会断定剩下的那个纸团里画的就是牛。
过了很多年,巴丹在临终时,感到痛苦万分,全身上下像是在用刀在割。巴丹看见许多人围在他的身边,都是以前在他手中吃过亏的人,这些人面目呆滞,伸手向他索要东西。如果巴丹不给,他们就会撕扯巴丹身上肉骨。
当他们撕扯自己的肉骨时,巴丹就觉得像是在千刀万剐,他禁不住那种疼痛,所以就随手乱抓起身边的东西,从上面撕扯下来分给众人。
家人看着巴丹到处撕扯东西,还以为巴丹发了颠,就将身边的东西通通收归一遍,不让巴丹撕扯。巴丹见身边没有东西可以分给众人,就支撑这床准备起来找东西,却是挣扎了半天也没能起来。
就这样,巴丹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给众人,众人就不分日夜的撕扯巴丹的肉骨,巴丹在痛苦中度过了一个多月,才终于断了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