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春日,偕广洽法师等访高僧弘一于日兴岩下,蒙赠以《佛法导论》诸书,归福建后,续成长句却寄。一九三七年福州。
不似西泠遇骆丞,南来有意访高僧。
远公说法无多语,六祖传真只一灯。
学士清平弹别调,道宗宏议薄飞升。
中年亦具逃禅意,两事何周割未能。
这首诗几乎句句用典,而且最后一联所用典故十分冷僻,充满了文人间的机锋意趣。
郁达夫与弘一法师之间的友情一直被世人所忽略,因为他们之间的见面寥寥无几,但其中留下的佳话和诗词却让人无法忘却,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尤为精彩。
1936年11月,郁达夫奉国民党行政院之命,以福建省政府参议员的身份秘密赴日劝郭沫若回国参加抗日,他决定趁机实现拜见弘一法师的夙愿。经过东京、台湾的舟车,达夫于同年12月30日秘至厦门,到弘一法师所在的鼓浪屿日光岩作了这次专程拜访。
见面时,郁达夫先自报家门,后恭敬地说:“能亲睹大师真容,三生有幸。”
弘一法师说:“我与郁居士并不相识,不知来此有何指教?”
郁达夫诚惶诚恐地说:“仰慕大师已久,恳请当面聆听大师的教诲。”
弘一法师听后先是拱手致意,而后转身离开,郁达夫正纳闷时,只见弘一法师捧出自己的两本书《佛法导论》和《清凉歌集》递给郁达夫,双手合十道:“郁居士闲暇时权作消遣之读,还望笑纳。”
郁达夫连忙道谢:“感谢大师慷慨相赠,郁定当悉心拜读。”随即互相道别。
郁达夫知道弘一法师送上佛经是对自己的劝解和考教,回到福州后特地写了一首诗书赠弘一法师,这首诗用典偏僻,用情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同时也想做个“掉书袋”,考下弘一法师的水平。
这就是郁达夫给弘一法师的回答,一方面意郁达夫对弘一法师表达崇敬之意,表示久仰法师盛名,专程拜访,法师比唐代起兵落败为高僧的大诗人骆宾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历代名仕大能,李白、葛洪一样。所赠大作已经拜读,别具一格,敬佩之至。一方面表达自己就是一个贪图“美食和美色”的“小人”,只能以后再去求法。
这次交锋,以郁达夫的“败落”为结果,不过这并不影响郁达夫对弘一的敬佩之心。他在1939年《记广洽法师》一文中这样写道:“现在中国的法师,严守戒律,注意于‘行’,就是注意于‘律’的和尚,从我所认识的许多出家人中间算起来,总要推弘一法师为第一。” 郁达夫与弘一法师之间的诗词交锋留下了一段佳话,也展现了文人间特殊的友情。(资料引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