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拿到国家奖学金留学名额,全国只有28人。这算成功了么?记忆之门轻轻打开。
如果说这是一场马拉松,她等于是在哨声响起很久之后才进入跑道,并且她缺乏专心学习的客观条件,又等于负重前行。
记得科比说过:“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么?”
她也知道,她知道每个深夜窗外驶过几辆车,每个清晨太阳几点钟升起。
第一次拿起厚厚的理论书,她根本翻不过一页,语言是首要障碍,她需要花大量时间查生词。其次,内容是超越语言的更大障碍,没有大量阅读的底子,即便是用中文也无法理解。
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有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多看到几次就记住了。不理解内容就反复读,并做延伸阅读。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秘诀,她想,除了努力就是坚持了。期间她有无数次崩溃落泪,想放弃的时刻。每当这时,她都会告诉自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一丝成绩。她感到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了,书上能够明白的部分也多了。起初在课堂上她听不懂教授的话,同学们的讨论也让她云里雾里。但渐渐地,她发现听课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点点头,讨论时她也有自己的观点。
成就感是一种极大的助力。像马拉松里,当你精疲力尽的时候,喝上一口凉凉的水,瞬间可以再冲刺一样,这些成就感仿佛让她补充了能量,愈发有了拼劲。
至此,量变引起了质变。她也由痛苦的磨练期进入积极的奋斗状态。没有过去长期的煎熬,断不会有此时的轻松应对。
她很喜欢威尔玛•鲁道夫的故事。这个黑人小姑娘小时候生病导致左腿瘫痪。到13岁才可以勉强走路的她决定成为短跑运动员。她参加一项比赛,是最后一名,又参加一次,还是最后一名,持续几年,她不断参加比赛,每次都是最后一名。但她却没有放弃,一直在跑,一直在跑。终于有一天,她赢得了第一场比赛。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她拿了三枚奥运会金牌。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殊不知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
她收起回忆,今夜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