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被广为传诵的国学经典历来被作为有志之人的人生目标,其实我觉得这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目标,而且还体现了国学文化对个人发展的指导意义。学习国学的意义在何?一者对个人——正心、修身、齐家,二者对国家——治国,三者对社会时代——平天下。所以我深深地觉察到,我们需要国学的滋养。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这里的“诗书”,大都来源于国学经典,一个人的气质,并不是源于财富的多少,而是源于文化的积累的多少,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只能被成为“土豪”,而不能成为绅士。有人觉得,有了文化积累又怎么样呢?我想说,当我开心的时候,我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不只是在哈哈大笑;当我伤心的时候,我会一声叹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不只是仰天长啸;当我向别人表达爱慕之意时,可以眼里泛着微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而不只是羞赧之后苍白的“我爱你”。这就是国学带给我们无形的滋养,此处无形胜有形。
国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一本本的书,还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自从“国学热”开始,我们国民的素质与日俱增,我也很深刻的感受到,这种无形力量的巨大。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学会了看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当我们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有人说“得意儒家,失意道家,绝望佛家”,虽然话说的有些绝对,但不得不说国学是我们精神良药。正是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了解我国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对于国家而言,国学是国家成立的根基。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这就好比“民无信不立”一样,国家无国学也难以立足。如果把国家比作人体,那么国学文化便是人的精神,人失去精神,便是行尸走肉,只能坐以待毙。中国若无国学,那华夏文明也难以延续数千年,虽然世传“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有故意夸大之嫌,但是以《论语》为代表的国学经典,的的确确是治国良方。
在当今社会,文化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建设也是越来越重视,国家更希望个人建立文化自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守传统国学文化,汲取其中的养分,并使之发扬光大。
对于社会时代而言,平天下是最令人盼望的美好愿景,平天下并非横扫天下,而是使天下太平,我们炎黄子孙素爱和平,目前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受到我们中华国学的影响致力于和平发展。在这过程中,国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说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由此可见,国学既是时代的产物但同时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学习国学,不仅是时代的潮流,更是自身内心的召唤,当我们物质逐渐丰富后,我们对精神的追求会越来越多,而国学无疑是个巨大的精神宝库。经历的越多,越会发觉人生真的不能没有国学。与国学相伴,如交君子,受益无穷;如品香茗,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