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理者说 | 让猴子永远在下属身上

管理者说 | 让猴子永远在下属身上

作者: 良知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20:31 被阅读0次

朋友聚会,我发现有一位朋友脸色有些不太好。照理他每天工作虽然忙,但生活规律,不至于这么疲惫。于是好奇问了问他,他苦笑一声,说是手下新来了一个员工,菜鸟一只手忙脚乱,他也只好多做一点,想着有些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也算是爱护员工。说完另一位朋友转头笑他:“你这哪里只爱护员工啊,分明就是溺爱。”

溺爱,这个词语出现在领导和下属之间似乎有一些奇怪,可事实上,却不算少见。员工有难题一时想不到法子,就卷卷袖子自家上;下属能力有所不足,也想着人无完人自己补上。这些行为,其实偶尔做一做,的确能体现你的宽容,可一直做下去,却成了你的放纵。

每天早上一到公司,就有员工凑上来:老板,我们某件事出了什么问题,您看怎么办?

你可能这样回答:我考虑一下,稍后回复你;或者直接告诉他怎么做。

半个小时后,他来敲你的门:老板,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发现没有?本来应该是你来检查他完成得怎么样,结果变成了他来检查你。

《哈佛商业评论》被要求重印最多的一本书叫做《别让猴子跳回背上》,作者将责任比作一只猴子,如果你不懂如何回答下属的请示,转眼之间,猴子就会跳到你的身上。然后,你就不再有上下班时间,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假日。争取你的自由时间最基本的办法,就是不要让员工占据你的时间。如何不让员工占据你的时间?关键是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而不是把你当成保姆。所以你要小心,如果员工不管大事小事凡事都问你,那说明你是保姆,而不是领导。

之前跟一个北大出版社出来创业的朋友聊天,说到新媒体的运营,他说得挺中肯:“你如果想解脱出来,就必须让下属做。哪怕你做一件事能做80分,他只能做50分,但是还是要让他做。你花费的时间成本比你培训他的成本要高得多。”

时间是守恒的,你与下属的时间在总量上几乎不变。下属占用你的时间越多,你的时间就越少;你的时间越少,你对组织的贡献就越小。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主管,却整天在帮助下属解决问题,特别是大多数应当由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那么你实际上就是一个员工。主管对组织的贡献体现在对组织目标的贡献上,而不是在代替下属完成工作上。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员工遇到了问题,你觉得他纠结万分实在太困难了,又想起恰好自己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过这种情况,于是忍不住给他出个主意,帮他解决。看似你好我好,其实一点也不好。

代替员工做事,实际上反应的问题是:你太懒。懒得教、懒得分享,总觉得自己处理起来会快很多,这不是一个对员工负责任的态度。

与家长教育孩子一样,太多的包办就让孩子丧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太多的帮助也让员工只会原地踏步。你忘记了自己当时也是一步步通过问题的解决而成长的,却期望他能够一下子变成一个负责任的成年模样。

长此下来,会使他们认为想也是白想,老板一切都安排好了,即使有再好的创意也难见天日。个人的创造性不能在公司创业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人也就无什么积极可言,慢慢地人就变成机器一样,出了问题,出了毛病,便停止工作,只有等老板赶来修好,才能继续运转,没有一点的能动性。管理者是教练,衡量教练的水平高低不是看他自己多么能干,而是看他带的团队水平如何。重点不是他自己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看他能不能教会部下解决问题。

企业老板全面管理、包办一切的另外一个害处,是不利于调动部下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能尽人才之用。创造性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而越权指挥的领导恰好就截断了通向创造性的通道,使员工和部下的行为完全听从于个人的命令和指挥。

现代的公司中,有一个茫然又努力的群体非常庞大。美国作家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

他们非常擅长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斗志昂扬,却没有目标,光鲜亮丽,却充满焦虑,他们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去追求优秀,却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也体会不到努力带来的乐趣。”

究其原因,在于老板将猴子都背在了自己身上,下属清闲,老板苦逼。无主的猴子会自动往上爬,这也是企业总部往往成为组织瓶颈的原因所在。

惠普有一个很知名的原则,要求管理者做“造钟人”而非“报时人”。“造钟”,就是要教会员工做事情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新员工进了惠普,很容易依照之前的经验行事,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找领导。惠普的管理层面对这样的情况常常分三步解决:第一步,让员工想出一个解决方案;第二步,想出至少三个方案;第三步,为下属分析方案并解惑。通常情况下,这样几次锻炼下来,员工遇到问题,就再也不会盲目依赖领导了。

一个人想要成长,就一定要遭遇过挫折困难,经历过这些磨砺,才能够得到进步。在这一条路上,你需要做的,就是不代替员工成长。

我们常常说要把员工当做自己的朋友和孩子一样对待,可是面对孩子,你知道要逼着雏鹰自己飞翔,对着朋友,也明白有些事只能自己扛,那么面对员工的时候,就不能忘了溺爱比不爱还可怕

相关文章

  • 管理者说 | 让猴子永远在下属身上

    朋友聚会,我发现有一位朋友脸色有些不太好。照理他每天工作虽然忙,但生活规律,不至于这么疲惫。于是好奇问了问他,他苦...

  • 别让猴子跳到你的背上-九宫格

    比尔翁肯曾提出一个有趣的管理理论——“背上的猴子”,来比喻责任和事务在管理者和下属之间的转移。当一个管理者身上背了...

  • 小心背上的猴子

    所谓背上的猴子指的是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唯一解决责任的转移,也就是说本该下属去解决的问题却被管理者承担了。...

  • 沟通职责背后的意义

    猴子永远都是从上级那儿来的。你身上的猴子是你的上级给你的,你下属的猴子是你给他的。所以要每个人都照料好猴子...

  • 刘润143 猴子理论

    刘润143 猴子理论 猴子理论,就是让责任待在他的主人身上,不要让别人的猴子,爬满你的全身,结果自己焦头烂额,下属...

  • 管理你身上的猴子

    曾经读过一本书,介绍管理者如何管理身上的猴子,还有如何管理他人身上的猴子,最近的几次工作让我感觉到别人的猴子跑到自...

  • 猴子理论

    猴子理论,就是让责任待在它的主人身上,不要让别人的猴子,爬满你的全身,结果自己焦头烂额,下属还无法成长。 让我反思...

  • 12.30日课

    不和下属争功劳,管理者如果和下属争功,那么管理者就失败了,得不到下属的拥戴,下属也永远不会把努力交给你,结果只会两...

  • 12.30日课

    不和下属争功劳,管理者如果和下属争功,那么管理者就失败了,得不到下属的拥戴,下属也永远不会把努力交给你,结果只会两...

  • 每日一更505--猴子理论

    猴子管理理论,出处来自于比尔翁肯的一个理论——背上的猴子,这里的“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是指管理者和下属在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者说 | 让猴子永远在下属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ro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