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454959/fa61152bbd72c971.jpg)
今天下午参加由鲁.西.新区作协组织的曹风读书会小沙龙活动,这也是疫.情过后,曹风读书会搞得第一个读书活动。本来活动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做读书自由分享。最多十个人。
不想,今天来了三位大咖。一个是北京.文.联的一个厅.级侯领导,一个是本市搞考古研究的潘主任,还有作协赵主席。
远道来的就是客,赵主席先让文.联的潘领导发言讲话。这位侯领导主要讲了三点:
一、为何要读书
从他个人经历,告诉大家,人一定要读书,读书是获得社会地位、经济来源的基础,也是一个立足社会的底气。
一个人唯有读书,才能打开眼界,获得社会的认可,自身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说白了,如果不读书,并且读到一定程度,获得足够的资格,没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是没有人会认可你的。
他告诉大家,他们文.联平时会请一些大咖到他们单位给大家见面讲讲。请的这些人,有两类人,一类是学历特高,特牛的人;另一类是学历不高,但是也很牛X的人。总之都是腹有诗书、专业的大咖。虽然年龄都很长了,但是依然学识渊博。
二、如何读书
读书一定要深、专、广。
深指读书一定要读透,特别是自己的课本与专业知识。
专指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一定有自己的专长,既自己感兴趣或工作需要的专业。这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广指一个人读书,不管是自己的专业还是特长,一定要有广度,不能局限于一点。
如读史,不仅读国内的历史,也要读国外历史,不仅读本地历史,还是读中国的历史。
做到综向横向对比。
三、读书一定要做到读、写结合。不能读完就算了。读完书,一定要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写作就是一种很好的转化方式。
感觉,侯领导谈的不错。
后来搞考古研究的潘主任又谈了谈他对读书的认识。虽然他的经历并不复杂,五八年上到初中就参军,后来在部队当电工维修工,后来回到本地又参加一个干休班进行了两年系统学习。但是关键是,他对历史感兴趣,在部队当电工期间,正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个地方,堆积很多历史书,于是他没事就去读书。这段读书经历,大大提高了他的文化素养,打开了眼界。
结合以上两位对读书的谈话,深感,大家都知道读书是好事,对自身发展,对家庭,对后代,都有很多益处,可是举目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天天看书,一年能读几本书。
好在,现在大家已有觉醒,都在倡导多读书,读好书。
好在自己早已养成读书习惯,一天不读书就感觉不自在。没有日更,常更不断。
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深度广读不够。
有时间需要将自己的文章,整理归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