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自己,我的志向无比明确,那就是全力以赴地画画。”
看完了《梵高手稿》[1]这本书,这本书中含250多幅高品质再现的画作手稿与草图,150多封私人书信,其中大部分是他与弟弟提奥的往来书信。
刚读了数10页后,便被梵高看待景物的视角,及那一刻也不停歇的绘画练习和思考所深深吸引,将近400页的书籍,几乎是一口气读完。
从1880年开始的10年,囊括了梵高这一生仓促的艺术生涯。在短短37年的人生中,他穷困潦倒,受尽世俗冷遇,身前只卖出过一张画,得到400法郎。[2]
过世后,他却成为了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01/ 我应当为这世界留下些什么
在画家的眼里,世界是如此绚丽多姿。
从梵高信件里的字字句句,真切地看到他对世间景物深深的爱恋。他沉迷于它们的光影、色调,恨不得时刻将美景记录下来。
即使没有物质上的奖励,没有外界的夸赞,他内心也深知自己应当为这世界留下些什么。
他一刻也不停歇地在画布上劳作,即使是被疾病困扰,即使无法离开房间,他依旧抓紧时间留下画作。
而他留给世间最棒的画作,恰巧就是他生病那几年奋力描绘下来的图景。
在给弟弟的信件中,他如是说:
“我告诉自己,我的志向无比明确,那就是全力以赴地画画。”
“我在世上唯一的顾虑就只有对这世界未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活在世间三十载,我还亏欠它一些可以流传后世的素描和绘画作为纪念品,
“不是为了特定活动应景作乐,而是为了在画中表达纯真的人性……因为我的一切作为,都是出于这个愿望。”
这般对人和自然真实的热爱,才造就了这样一位画者,愿意将毕生的热情都投注到绘画事业上。
02/ 我宁愿是那个满身灰尘,不停耕作的人
而他又和其他人不同,他偏爱底层劳动人民,偏爱自然,而不爱那些表面的浮华。因他爱劳动人民的困苦、辛劳,一如他自己奋力劳作且困顿曲折的人生。
他说,如果让自己穿得仪表堂堂,进出高档场所,那会让他觉得不像自己,他宁愿自己就是那个满身灰尘,手握画笔,在画布前不停耕作的人。
“在大多数人眼里,我是怎样的人呢?无足轻重?古怪?还是格格不入?一个现在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总之就是一个低到尘埃里的人。
“倘若一切果真如此,那我愿用我的作品来表达一个怪人、一个无名之辈内心的所思所念。”
“我希望,除了今天画的这幅,我还要把摇篮这个题材画上一百遍甚至更多,我就是这么执着!”
03/ 这种动人心魄的美让我不敢动笔,甚至不敢去想象
世人总赞叹梵高的天才与疯狂。他曾与妓女交往,而后与高更同住发生矛盾,竟做出割下左耳的疯狂举动,不得不让人感叹不已,也不得不承认他性格中的暴躁与疯狂。
后来他又罹患癫痫,但从信件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在这般困窘、身心均受折磨的情况下,在绘画时的他,心境始终那般平静与愉悦。
他在给弟弟的书信中写道:“我沉浸在画画中,无法自拔,一刻也不愿意放下画笔。”
“从那幅海景的草稿你可以看到,有一种金黄色的、柔软的感觉,而在林中,是一种更清醒的、严肃的情绪。此生能感受到这种美,我深感欣慰。”
整片的麦田、远处的田野村庄、花园里盛放的花朵、吃土豆的农民……
可能在普通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景色,都可以让他欣喜若狂,他的眼睛里都能够看到它们跳跃的色彩:
“你应该看看此时的橄榄树!叶子的古银色和泛绿的银色映衬在蓝色上。犁过的泥土是橙色的……
“叶子窸窸窣窣的声响,有种幽秘而古老的感觉。这种动人心魄的美让我不敢动笔,甚至不敢去想象。”
绘画是带给他生命中最棒的礼物,即使他一生只卖出一幅画作,但他在这件事情中已经收获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快乐与价值。
04/ 在颠沛流离中,幸而有你
与弟弟的关系,对梵高来说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他的信件绝大多数是写给提奥这个艺术商人的。
文森特·梵高在家中是老大,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
在文森特一生中,他只与弟弟提奥和三妹威廉明娜保持了亲密的关系,而弟弟提奥也是文森特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3]
梵高在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画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他的梦想,他的渴望,他对绘画独特的见解,都可以和他的弟弟分享,这在写给他弟弟的书信中一览无余:
“弟弟,你来我这儿的时候,我要给你看几张我的水彩。”
“我希望你喜欢这幅画。它是开阔的广角构图,从村庄的屋顶之上远眺教堂的尖顶和沙丘,如此令人愉悦。这幅画的创作给我带来的乐趣简直无以言表。”
“请你放心,工作越来越让我感到愉悦,或者可以这么说,更多是一种工作带来的内心的慰藉。这让我想起你,正是有了你的帮助,我才得以工作。”
“对于我,在我很多作品的创作中,你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没有你,这些画不可能在不幸和颠沛流离中仍保持一份平静,这就是我们的关系。”
文森特·梵高只活了三十七岁,在梵高过世后的同年晚些时候,悲伤击垮了他的弟弟提奥,次年1月,提奥去世。
一生的知己,一生的支撑,最后在接近同年逝去。梵高的背后,他的弟弟提奥,更是值得崇敬的存在。
05/ Final
梵高画下《麦田里的收割者》这幅画后,他如此写道:
“当我看着这个收割者时——他模糊的身影像魔鬼一样在炎热中挣扎,直到任务结束——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死神的影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类也如同他正在收割的麦子一样。
“但在这种死亡中,没有什么是悲伤的,它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所有一切都沐浴在太阳美好的金色光芒中。”
我想,这幅画,也正像极了他的一生。
参考书目
1.梵高手稿.文森特·梵高.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8
2.梵高画廊.vggallery.2006
3.Naifeh,S and Smith G.W..Van Gogh:the life.America:译林出版社,2016
作者:米芥saya,喜爱写字的软妹子一枚。爱日光初现的期盼,也爱夕阳消逝的感伤。
喜欢记得扫码点关注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