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向此生告别

作者: judyjia0508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17:29 被阅读32次

最近,我刚刚经历一次生离死别。眼看着亲人的生命一点点消失,从此岸走向彼岸。所以,今天,与大家一起读首关于死亡的古诗。

1

拟挽歌辞 (晋)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1)嶣峣(jiāo yáo):高耸的样子

这是陶渊明的自挽诗,一共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诗歌的写作时间尚有争议,但是,无论是写于临终前还是大病后,可以肯定的是,作者是觉得自己来日无多了,才写了这组诗。本诗想象自己死后安葬时的景象:

荒草茫茫,白杨萧萧,

严霜九月,送我远郊。

旷野无人,坟墓高耸,

马向天鸣,风声呼啸。

长眠于此,再无明朝。

再无明朝,贤达亦然,

送行之人,各还其家。

亲戚尚悲,他人已忘,

人死何惧,托体山冈。

全诗是凄然的——人死之后,归于荒郊,“白杨萧瑟鬼唱歌”,马亦悲鸣,亲人不舍,逝去的人长眠地下,再不会醒来。“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当陶渊明写到此时,应该也会有生的留恋和伤感吧!然而,他又清楚,“贤达无奈何”,任谁也是走在这条路上,只是到达终点的时间不一罢了。而人的生命终究是微不足道的,亲人可能还记得久一些,而别人很快就会将自己忘掉,所以,最后他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只是小事一桩啊,我将化成尘土,成为高山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看透了生命的人,站在人生的尽头向往昔挥手告别,从而坦然地去面对未来的长眠。“视死如归”,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则需要怎样的旷达啊!

2

在中国文化里,庄子是将生命哲学阐释得最为透彻的人。庄子的妻子死后,惠子前去吊唁,看到庄子岔开双腿坐在地上,敲打瓦盆唱歌。惠子看不下去了,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养大了孩子,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打瓦盆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你误会我了。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伤感呢!但是,细细想来,人最初本来就没有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元气。最初的生命体是夹杂在杂草之间,然后形成元气,由元气又变而有形体,有形体然后有生命,现今又变为死,这就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样。人已经安然寝于天地之间了,而我却要凄凄徨徨地守着她哭,其实是对生命的理解不够通透啊,所以就没有哭。”

在庄子眼里,生与死是一样的,只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而已,生是短暂的,死才是永恒的,所以他接受亲人的死亡,以欢歌相送。

相比较而言,陶渊明对此生还有眷恋,他设想自己将被安葬的地方是荒凉的,送行的人是悲痛的,他也知道,死后再不会醒来,连说两次“千年不复朝”,可知他对于今生还有很多不舍。可是你看庄子,他在短暂的悲伤后,意识到这是生命的必然循环,竟突然释然、欣然,而终于大笑、歌唱。在他看来,寿终正寝,长眠地下,是得归其所,值得庆幸。

3

生与死是生命的两种形式。生时是有知有觉的,生的世界是热闹的,死后呢?谁也不知道。从中国的道教传说到古希腊神话,人类一直在试图去解释幽冥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却无从验证。对于未知的世界,人类是恐惧的,所以,人类创造了宗教,不仅解释了今生要如何修为,更设想出死后的两种状态——比如基督教里的天堂和地狱。其实,是希望借助这种信仰去安放心灵,帮助人类平静地面对死亡,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从这点来说,人类又是渺小的。

对于生,人总归会有留恋。孔子一生不说“怪、力、乱、神”,子路问他鬼神的知识,孔子拒绝谈论,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请教关于死的知识。孔子也不谈,说:“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孔子是觉得自己不懂所以不能谈,亦或是不相信鬼神而不愿谈。

但是,圣贤如孔子,在得了重病后,也会向神灵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快点好起来。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请求代为向神灵祈祷。孔子问:“有什么依据吗?”子路说:“有啊,有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早就祈祷了。”

看来,孔子是不相信神灵的吧。但是,在死亡面前,他依然选择了向他不相信是否存在的神灵去祈祷,难道不是对生有留恋、对死怀有恐惧吗?

无论是否愿意,所有的人都是在走向自己的终点。学着去理解生命、正视死亡,应该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吧。所以,今天我们一起读读关于死亡的诗。

相关文章

  • 读古诗│向此生告别

    最近,我刚刚经历一次生离死别。眼看着亲人的生命一点点消失,从此岸走向彼岸。所以,今天,与大家一起读首关于死亡的古诗...

  • 终有一日要告别

    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告别,向过去告别,向钱再告别,向未来告别,向亲人告别,向亲人告别,告别擦肩而过的人。 这几日特...

  • 最好的生活,首先是好好活着

    【读书读人生,我手写我心】 #最好的生活,也许就是好好的活着# 馨玫读《最好的告别》及《重生手记》《此生未完成》《...

  • 2019-12-10

    《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读书笔记——她的文字就是那道白水青菜汤 我从中学时代起就很喜欢古诗词,记得那时读《红楼...

  • 小小朗读者

    我们爱古诗、学古诗、读古诗

  • 快乐时空 || 向昨天告别

    四 季 燥热的暖风 向春天告别 枯黄的残叶 向夏天告别 冻脸的寒雪 向秋天告别 扑鼻的花香 向冬天告别 自 ...

  • 《长向此生》

    再也升不起悲伤来了 冬天的路一条条伸往远方 爱意绵长,长向此生 你站在这个季节里 像站在我的心里 我看见心底的一圈...

  • 低语

    我们一直都在告别,向时间告别、向往事告别、向自己告别、向所有熟悉与不熟悉的路人告别,悲哀与不舍是定会有的,但与此也...

  • 困就睡了吧

    向昼告别 向夜告别 进入虚无时空 这些会从岁月里销声匿迹的夜晚 告别所有响动 告别日光灯 告别今日

  • 潘向黎:跟着父亲读古诗

    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古诗│向此生告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zo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