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宪问篇》回顾总结之六

《宪问篇》回顾总结之六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11-11 09:39 被阅读0次

——孔子的示范(第20--22章梳理)

《宪问篇》围绕君子之辨,可以分为三部分:前六章提出孔子所教君子之道的总原则;第7至19章列举出当代的18位风云人物作实例,品评君子的“仁”与“不仁”;第20至44章以孔子为示范,具体说明如何成就君子、如何学做仁者,以及真正的君子(仁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第20章,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这一章,既是前面十几章的总结,又是以下二十四章的总起,总领以下各章。“言之不怍”《论语注疏》马融注:“内有其实,则言之不惭。”这既是针对前面十八位风云人物各有优劣的根源所言,也是对下文孔子以身示范而言,还好像是对前面《颜渊篇》司马牛问仁时,夫子回答“仁者,其言也韧”的注解,是夫子经过修学而亲证到的,言行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的这种底蕴。判断仁者的言行,主要是看他内心是不是真具有那样的境界。那么,夫子是怎样做的呢?

第21章,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陈成子(陈恒)弑简公(齐君,名壬)一事,在春秋末年鲁哀公十四年,这时孔子71岁,周游列国之后,居鲁期间。孔子知道这件事后,沐浴斋戒以告鲁君,可见其重视程度。正如朱子所说:“臣弑其君,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故夫子虽已告老,而犹请哀公讨之。”钱穆先生曰:“《左传》记此事云:‘孔子三日斋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则孔子不仅辨其义,亦复量其力。若不量力而徒伸大义,此亦言之不怍矣。”

孔子心怀天下万民,岂能目视这样的非礼之事而无动于衷?“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于是,夫子沐浴而朝,向哀公提建议,对三子施教化,其实也正是他在恪守自己“仁以为己任”的终极责任。这既是夫子对君主的忠,期望哀公发奋图强,励精图治,成为重振鲁国的贤明君主;也是对天下苍生的爱,期盼礼治恢复,王道复兴,把百姓从乱世的苦难中拯救出来。

天下苍生都是夫子关爱的对象,哀公、三子当然也在其中,不会被夫子所弃舍。面对哀公的沉沦、三子的顽劣,夫子的行宜值得我们深思和效学。无论外境怎样,夫子总是“仁以为己任”,做所应做的事。

夫子刚说过“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本章就用夫子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即使说得再有道理,说得再中肯,再有前瞻性,也会有人不听,更别说做了!这一章,也再次为我们展现了孔子的执着精神,初心不改,知其不可而为之!

接下来,22章,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钱穆先生《论语新解》“孔子请讨陈章之前,先以‘言之不怍’章,又继以‘事君勿欺’章,《论语》编者之意,可谓深微矣。读者其細阐之。”钱穆先生也认为《论语》编纂者在构思前后章时,是有深刻含意的。我们读者更应该详察理解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论语》这三章,先阐述“言之不怍”,中间举孔子沐浴而朝去向国君和三桓报告建议,为“言之不怍”举出了实例;接着再从孔子行事的示范实例中,总结出“勿欺而犯”的道理。

这三章,可作为一个小节,讲仁人君子的品质,在君臣人我之间,要坚持言行公义、表里如一。接下去再去具体阐述,讲其所以然,为什么这样做。

以下各章,就讲“言之不怍”的所以然,也就是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和道理是什么。

反观这些章节,我们可以体会到编纂者的用心。只有哪些真达仁境者、实见古圣者,才能有这个见地,不是悬空在那儿讲“仁”的理论。

相关文章

  •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

  • 早读分享《论语·子路篇第十三》2023-02-04

    他们两位放在一起,然后宪问篇下边就是一篇宪问篇,宪问篇之后又是卫灵公篇,季氏篇和阳货篇,是三位乱政者,那卫灵公是作...

  • 童解《论语》之孔子拍棺系列01-为谷而穀耻

    【第14篇宪问第0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 【杨伯峻译文】宪问耻。孔子说:“国家太平...

  • “五常”之义 04

    《宪问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

  • 善读「论语」14.12:见利思义仁且智,见危授命义以勇

    「宪问篇第十四」12 【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

  • 我和儿子的《论语》

    宪问篇(十二)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

  • 20220625论语打卡

    今日学习内容: 170. 《宪问篇》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掌握说话的艺术 171. 《宪问篇》 如其仁,如其仁:...

  • 善读「论语」14.22:勿欺也以道事君,莫犯之不可则止

    「宪问篇第十四」22 【原文】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 子路问如何尽职于君。孔子说:“不要...

  • 《论语》宪问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依然要正直,但说话需谨慎。 子...

  • 论语宪问篇

    第九节:孔子对管仲的欣赏。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宪问篇》回顾总结之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bh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