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有斋散文特辑芳草集
原创 |《采榆钱》,一首记忆悠远的歌

原创 |《采榆钱》,一首记忆悠远的歌

作者: 往事敏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07:44 被阅读0次

    《采榆钱》,一首记忆悠远的歌

    文/唐敏

    早起上班,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无意中侧目看到路旁有一棵榆树,看着满树翠绿的榆钱,一首《采榆钱》竟不由从心中唱起:

    “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这首《采榆钱》是我上学时期经常哼唱的歌儿。

    每到清明左右,榆树的叶子还在萌芽,陆陆续续的一簇簇的榆钱儿已然串满了梢头。小小的似碧玉的榆钱,圆形中鼓起的部分就是榆树的种子。古人有云:“轻如蝶翅,小于钱样。”形容的就是它的样子,故而得名:榆钱。

    著名的唐代诗人岑参也曾作过一首很有趣的诗《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英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在去年十月,我也曾对过这样一副与榆钱有关的对联:“榆钱一串亲沽酒,柳线千根可补衣。”

    小小的榆钱也唤醒了我许多悠远地记忆:

    小时候,每到春天榆树开始结榆钱时,奶奶就会命我们几个小孩子去采摘。那时,我和哥哥姐姐也会很高兴的应允:挎上小篮子,再邀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像鸟雀一般奔向林间,去完成奶奶分配给我们的任务。

    到达目的地,选好榆钱多的树,哥哥他们几个男孩子便脱了鞋,光着脚丫子,猴子一般“噌噌”几下就爬到了树上。一边选一个粗的树杈儿像骑马一样骑在上面,一边迫不及待地撸一把嫩绿的榆钱放进嘴里,尝尝阔别了一年的味道,还不忘折几枝榆钱多的树枝扔给站在地上的小伙伴们。这时的我,是随着这些男孩子一起去爬树的。小时候的我可是个“假小子”,淘得很。

    榆钱吃在嘴里,光滑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清淡味,细细地品,会品出一丝丝的甜出来。真的,那时的我是真的能品出甜味来的。

    等到吃饱了,各自的篮子也装满了,我们就迎着徐徐的春风,欢快地往家里赶,赶着尽早能吃到这榆钱做出来的美餐。

    回到家,把采下的榆钱倒进大盆,再倒入清水,洗上几遍,洗干净捞起沥干水分,这时的榆钱就可以直接蘸酱吃了。

    奶奶通常给我们做榆钱窝窝头:玉米面和上榆钱,再加上些葱花和少许盐,做好了上锅蒸。蒸出来很好吃。那时的我也很喜欢吃。奶奶怕我们几个孩子不爱吃,有时会把它们变变形状:把窝窝头拍成饼子,在锅里抹点油,贴在锅上蒸。蒸出来的饼子,一面有焦黄的嘎嘎,一面软软的,口感又香又脆更加好吃。等到没有了榆钱时,奶奶就会用嫩榆树叶替代榆钱做给大家吃。

    据奶奶说:在六零年挨饿的时候,整个榆树都是人们眼里的宝:榆叶,榆钱,甚至榆树皮。说到榆树皮,奶奶“哎”的一声长叹,道:那时的人真惨啊,实在没有的吃了,就把①玉米骨头,花生壳子磨碎,和在一起蒸饽饽吃。由于玉米骨头和花生壳子磨得粉很糙,做起来不抱团,吃起来还拉嗓子,只能和上些榆树皮磨成的粉(榆树皮粉是粘的),做出来的饽饽能抱团了口感也光滑了许多。这种饽饽,人吃了以后,好几天都屙不出大便,有的屙出来了还带着血丝。

    曾听爸爸讲起:他下面有个弟弟都十几岁了,就是在那个年代活活病饿而死的。

    那时还有一种人们常吃的面:饸络面。用地瓜粉加玉米面再加些榆树皮粉做的(其中的榆树皮粉起白面的粘合作用)。也只有在家里来了客人时才能吃到。吃起来光光滑滑,筋筋道道的很好吃。

    前两年,听朋友们提起:现在有的饭店在卖这种饸络面,每碗卖到八十元,生意做的非常红火。

    如今,榆树上长满了榆钱,却很少见有人去采摘它们了,它们的“美味”在被世人渐渐遗忘掉……

                                          ——2020/4/21/晨

    ①【玉米骨头】没有玉米粒的玉米棒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 |《采榆钱》,一首记忆悠远的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cy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