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93844/8dc8634934ffe483.jpg)
1
什么是孤独?
最近在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这本书让人拿起来便很难再放下,内容并不晦涩难懂,更有人开玩笑说,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写出来的书竟有点像鸡汤。
看完这本书后,会让人不再害怕孤独,让人能更加看清楚滚滚红尘中我们追逐不止的事物是多么无聊。看完这本书后,也让我对所有不喜欢社交的沉默的人肃然起敬。
《人生的智慧》里有段话,印象深刻:
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这段话后来被人总结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多少“孤独”的人看到这句话后为之而振奋,并引用老头的这句话为自己辩护,希望以此证明自己比别人高出一筹。但是,这里面又有几个人是真正的“孤独”呢?
有多少人口口声声,乃至带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所宣称的孤独,不过是不会交际、害怕交际的托词罢了。
他们本是渴望融入别人的圈子,而实际却又融不进别人的圈子,最终只能躲到“孤独”的角落去了。
他们的这种孤独不是“选择”,而是“逃避”,是“不得已”,是“无可奈何”。
真正的孤独到底是什么样呢?
叔本华说:
如果你足够孤独,这是你的荣幸,亦是上帝对你勤奋的奖赏。因为孤独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培养才能习得的,孤独是伟大灵魂的显著特征。
孤独并不意味着封闭,孤独的最高境界是可以在喧嚣与孤独中自由出入。
其实这句话换种说法:
孤独是一种心理状态,不论你是长袖善舞还是惯于沉默,不论你享受灯红酒绿还是离群索居,只要你安得住内心的平静,你就可以习得孤独。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3844/1a6d00a46f68e2fb.jpg)
2
享受独孤,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遇见更好的自己
还记得那张特别火的孤独等级对照表么?一个人吃火锅排在第五级。
我不知道此时屏幕前的你,有没有一个人吃过火锅,光想想那画面,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太孤独,太心酸,太尴尬。
可我并不觉得孤独,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我们去享受美食,是为了自己吃得开心,干嘛要介意别人的眼光?
一个人吃火锅,可以静静地欣赏涮羊肉、毛肚时的整个过程,还可以细细品味不同菜品涮后的味道,顺便可以幻想一下如果自己有家火锅店是不是该多设计几个单人座位呢!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10个人里,有9个人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使我们嘴上会倔强地说“不介意”,但听到别人谈论自己时总是会忍不住想知道别人说了自己什么,其实不用不好意思,这是人的本性。
不管别人有什么看法,自己的感受才最重要。
毕竟累了是要自己抗的,病了是要自己养的,别人的看法既不能使你更好,也不能让你更糟,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感受而已。你说是不是呢?
你是怎么看自己的,你就会觉得别人在怎么看你。你在意他们,他们的看法就对你影响很大;你不在意他们,他们的看法就无足轻重,对你的生活毫无影响。
白岩松曾经说过: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
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3844/bc3ec4027f2791b3.jpg)
3
学会享受孤独,它可以让你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酒局、K歌、聚会,夜深之后人群散去,心里只剩下无限的空虚和冷清。处在一群人的狂欢中却倍感寂寞,那时候反倒觉得一个人独处最好!
在没有人的夜晚,在内心的深处,我们渴望被人理解,渴望被人接纳。但是,即使好友很多,知己能有几人?
没有人可以无时无刻一直陪伴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人群中热热闹闹,让人误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其实,孤独才是人生永恒的状态。
孤独,可以成为一种美。学会享受孤独,它可以让你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
很多人认为当今社会要多积累点人脉,多交点朋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了。
可是我却认为,生活中大多数社交都是无用的,看似有许多朋友,一旦遇到困难,有几个会真心帮你?
还记得电视剧《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么?她认识很多很多朋友,但是当她父亲住院需要一笔钱时,她认识的那些“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帮她的。
有人曾说: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说到底是一种等价交换,别人不愿意帮你,因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并没有那么高价值,不足以让他倾囊相助。
有时候与其浪费时间与精力,去结交那么多无关痛痒的“朋友”,倒不如多花点时间学学如何更好地独处,丰富自己的生活。
去试着培养自己的爱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是选择跟自己有共同话题或爱好的人相处,因为那样的相处才是有意思。
如果你只是一直去附和他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不愿同你相处了。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理学大师朱熹三年不窥园,闻一多先生十年不下楼,他们都是远离尘嚣扰攘,独处求法,静中觉悟,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龙应台说曾说: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源于孤独。”
很多优秀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安然独处。
远离一些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便摒除了世间琐碎之事的烦扰,才能够将全部心思付诸于热爱的事业,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情。
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一个乐于独处的人往往更容易快乐,也更容易成功。因为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做自己,与自己的灵魂交流,从而激发深藏于内的巨大潜力。
孤独是生命的常态,人人生而孤独,但要学会享受孤独。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3844/5a4d81c0a0a221f2.jpg)
4
刘同曾在书中写道:
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
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
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
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
任何一颗心灵的成熟,都必须经过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炼。
寂寞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能否耐得住寂寞;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在孤独的怀抱里颓废消沉。
当寂寞和孤独将你包围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还有心灵在陪伴自己。
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庸俗不可耻,孤独更不可耻!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3844/2d7559b00efbbc1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