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曾向珍妮表白:
“我忍不住想要爱你”(I can't help it. I love you)。
电影《阿甘正传》剧照
这种感受,你一定拥有。
什么叫“忍不住”?
这意味着,他的身体里,在意识之外,至少还有一个“我”。
那么当一个男生对你说“我爱你”时。
你有没有想过去问:他的哪一部分“我”是爱你的呢?
事实上,这个世界99%的人,在说出“我爱你”时,其实根本不清楚:
到底什么是“我”?什么是“你”?什么是“我爱你”呢?
什么是「我」?自我的形成其实是个碰撞的阶段。
01
首先,什么是“我”?
如果切开你的大脑,拿着显微镜从小到大那么仔细看一遍:氨基酸、DNA、神经元、突触、神经集合、视觉皮层和左右半脑...
任何一个神经科学家,都没法在大脑中找到有一个部分,能够形成“我”这个区域。
你对于“自我”的感知,是如何产生呢?
从认知神经学的角度,我们看看产生的完整过程。
做个测试:
桌上放了苹果和樱桃。你一眼看过去,会做什么事?
A、识别「表征」,形成「概念」
偏青的红色(颜色),大致和拳头那么大(体积),皮摸上去比较硬(质感)...这是苹果。
纯净的红色(颜色),小指头那么大(体积),皮摸上去比较水嫩(质感)...这是樱桃。
通常我们熟悉一件事物,大脑神经元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这六个通道对「表征」的大致描述,然后进行认知。
一个苹果,真的是“一个”吗?不是的,它其实是“果肉、果皮、果仁”等东西组合而成的一堆东西。
然后我们把这堆东西打包,赋予一个概念,并取个名字——苹果Apple。
B、概念连接,形成「认知」
“苹果”是一个具象概念,很好认知。同时,还有抽象概念,比如男人、法律、国家...
人的一生,可能会历经几十万个「概念」。
一个一个去识别,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概念」的认知,唯一方式是连接更多「概念」。
比如说到苹果, 你是否会想到:
红富士、乔布斯、iPHone、苹果派、还是某些女生的苹果脸?
对一个「概念」联想越多,认知就越多。苹果,一定是你最熟悉的水果,因为身边人都在用iPhone。
而对于火龙果、枇杷、龙眼这些水果的印象,你就不如“苹果”那么熟悉。
对于一个新事物的认知,也只能通过连接。比如瑞幸刚出来,媒体评价它是中国的外带星巴克。
我们通过“中国的”、“外带的”、“星巴克”三个熟悉的概念,去认识了一个“瑞幸”不熟悉的概念。
C、更大范围认知「概念」,就要形成观念
大脑对于概念的连接其实分为两种:
a、任意连接
就是刚刚说到的B「概念」的连接。「概念」间往往是随机组合,任意连接,会形成短期记忆。
b、「观念」连接
那么,形成长期记忆的东西呢?
那多半会形成「观念」。
比如消费,你不可能每一次买东西时都评估当下的情况。买东西买久了,就会形成“极简主义”、“实用主义”等消费观。
你喜欢一个人,也是因为她的热情的生活观、对于“物哀”的审美观、她的旅行观、对于恋爱的观念...
以上这些可以归成更大的类,俗称「价值观」,理解人生方向的叫「人生观」,认识世界的叫「世界观」。
D、前三者的对外碰撞,形成虚构「自我」
好,魔性的时刻来了——「自我」是如何产生的?
打个比喻:
你家门口有棵树,但其实并不没有“树”这个实物,它只有树叶、树枝、或树干。而树叶又分为经脉、叶绿素、叶原基这些玩意儿。
而如果另一棵树碰撞到它,接触那一瞬间,也只是碰撞到树叶、树枝、或树干。而不是碰撞“树”这个最高阶的抽象概念。
但是人和树不一样,我们的大脑时时刻刻需要检测你的A「表征」、B「概念」、C「观念」对外碰撞的情况。
美国神经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大脑的一个区域——屏状体。
屏状体能够捕捉皮质的每个信号,也能发送每个信号,这如同大脑的中央信号车站。
也许因为我们的A「表征」、B「概念」、C「观念」太过复杂,大脑不得已进化出一个区域去管控它们。
克里克打了个比喻:屏状体这就像一个乐队指挥一样,管理着每个声部。
但乐队指挥并能代表完全的乐队。
什么是自我?
美国另一个著名神经科学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侯世达)做过一个完美比喻:
每个人的大脑,其实就像在一块地板上,地上有很多小球,有些小球有磁力,几个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弹球,更大的弹球在一起,又会形成更大的弹球。
表征→概念→观念。
弹球始终会和外界碰撞,每次碰撞都会形成一个轨迹。而很多碰撞后的轨迹,会被大脑记住,形成记忆,最终,产生一个虚构的「自我」。
这样从形象上,说清楚了大脑工作的整个过程。
所以,什么叫「我爱你」?
02
山本耀司曾经也说过: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所以,什么叫「爱一个人」?
并不是D「自我」“爱”D「另一个自我」。
不是「树」碰撞「树」,「人」碰撞「人」。
而是树叶碰撞树叶,树枝碰撞树枝.
用神经科学来翻译“我爱你”,只是A「感知」、B「概念」、C「观念」的碰撞。
· 你见到她,可爱的模样、夏天打哈欠的样子、你的黏人的声音会形成「感知」
· 你们聊文学、聊宋词、聊日本“物哀”文化、这是碰撞「概念」
· 你们谈到未来的生活方式、是旅居还是买房子、聊对于野生动物的的态度、聊人类进化和时间是否存在、这是碰撞「观念」。
只是在形形色色的爱情里,ABC的三个部分碰撞比例不太一样。
我们看几部比较有代表性电影就知道了:
1、《怦然心动》——「感知」碰撞「感知」
“遇见你的那一眼,我就怦然心动”。
小女孩朱莉,看到小男孩布莱斯,就爱上了他的蓝眼睛(感知碰撞)。
但朱莉和布莱斯所看到的世界非常不同,女孩守护一棵树,喜欢在傍晚爬上树梢看落日;男孩则显得胆小木讷。
女孩的父亲开放包容;男孩的家庭教育传统束缚。
女孩的人生积极勇敢,热爱一切;男孩总是逃避,不够勇敢。
这就是多少人的标准初恋,仅凭一眼就爱上,「感知」被无限放大,尽管其它部分很难共鸣。
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纯粹的感情,如此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2、《Her》——「概念」碰撞「概念」
一个科幻故事,男主西奥多,和未来版Siri谈恋爱的故事。
男主原本孤独寂寥,一天,开始和人工智能Samantha通过耳机聊天。他们互诉衷肠,分享所见所闻。
Samantha是未来时代的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聊天陪伴机器,由于数据强大,能够计算并洞悉男主的所有需求,让男主感觉“只想沉浸在和你的世界中”。
唯一遗憾的是,Samantha是无形的,除了听觉,男主无法获得更多感受。
但当男主知道女主正同时又8400名客户聊天时,他崩溃了,结束了和她的恋爱。
3、《剪刀手爱德华》——「观念」碰撞「观念」
剪刀手爱德华是个未完工的机器人,无意中被带到小镇生活。
他遇到了女主琴,但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默默守护。
因为一次意外,他为了让琴避免入狱,而自己选择沉默不语,顶替女主进入监狱。
琴让爱德华抱着她,爱德华表示,不能。放下剪刀没有办法保护你,拥有剪刀没有办法拥抱你。
爱德华对于琴义无反顾的爱永恒不变,就像一个孩子爱着世界。
但似乎恋爱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他们原本就是不同世界,感知认知无法无法相通。
爱德华选择永久住在自己城堡里,修剪着植物、冰雪和城堡。
如何更好去爱一个人,「爱」原本就需要努力
03
为什么很多时候,恋情源于无知,却结束于相知?
为什么现在离婚率有近50%?两个人最终没法走都一起。
只有一个原因:
在一起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建立好A「感知」和B「概念」,逐渐C「观念」产生巨大摩擦。
如何更好去爱一个人?这需要你认知对方,这和刚刚说的认知一颗苹果也是一样的。
1、「感知」的相通
她的感知,你能感知吗?
苹果有几十种表征,而一个人,则有几千上万种表征。
细致观察过她的美貌,眼睛的颜色吗?
知道为什么同样看一束花,她能感受悲悯诧寂?你只能看到红色绿色吗?
感知的不同,当然来自从小的经历。
《东京爱情故事》中,莉香对丸治说,爱一个人,就应该去他的小学,初中都看一看,去感受他的成长。
如果没法去,好好听一下她以前的故事。
而更多的感知,则来自你的细心体悟和观察。记住这个公式:
观察>设想=幸福
观察<设想=不幸
每天花一个小时去爱她,记住,是认真爱。
2、「概念」的相通
感知的不同,当然还来自认知。
比如去沙漠,你的心中能升起“大漠孤烟直”的悲怆之感吗?那首先要对这首诗熟悉。
很多人说“自己很感性,而不理性。”
这句话大错特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要么感知和认知都很差,要么感知和认知都很强。
一个好的摄影师,不是凭感觉就行,而是经过对构图、光影、色彩有大量研究。
一个男生感觉没法和你的感知共情,也必定是在诸多方面没有用心。
3、「观念」的相通
如果她偏爱旅居,而你也喜欢走在路上,那你们是幸运的。
她对于爱情无拘无束,敢爱敢恨,而你事事惶恐,那就会有很大问题。
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时间观、成长观、一切观。
每一处都是你们感知和认知的共建产物。
没有感知认知的基础,要想观念相同,只可叫迁就。
王小波曾写到:
生为冰山,
就该淡淡地爱海流,爱风
并且在偶然接触时,
全心全意地爱另一座冰山。
随时随地都要记住,“爱”就是一个动词,爱不是简简单单的「感知」、还需要去共同建立概念、认知、观念。
余生,你应该和TA在各方面共同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