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搬了新家。搬到了一个和一个老人家,一起合租的房子。
说实话,刚住了两天我就后悔了。老人家,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是没见过钱。
我早上早起开个灯,他说我费电,我晚上每天都要洗个澡,他说我费水,我想用电饭煲做个自己的小饭吃。他说你太费电了,比我的浪费钱。
我听着这些东西一向烦。
常用的一句话,让他闭嘴的方法就是,多少钱,我出,你平时什么费用,多的,我来给。
然后他就开始笑。满是皱纹的脸上。一笑起来,超级像一朵超大的菊花。然后转过身,离去。
第二天就会过来叨叨,还是重复昨天的话,没什么新意。但是每天都会过来烦我。
而且我真的很烦。
不是为其他的什么事情,就是被他念的烦。
老人家,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不想去理解。更多的时候是不想理他。
开始慢慢长大之后,不喜欢老人和小孩。常常会对小孩子的可爱,无动于衷。当我毕业了开始在社会上工作的时候。很多的时候还是希望和别人泾渭分明。
比如说我根本就不想让我的朋友来打扰我,更加不会想让别人来打扰我。所以,当我和老人住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就彻底失去了,自小学幼儿园所承受的尊老的教育。
心里开始变得暴戾。也不习惯容忍。
我并没有所谓的暴力倾向。平时也没有不懂得去尊重别人。可是我对于打扰我生活的人失去的一种耐心。
我知道这是素质的问题,可是我依然没有办法调整好我的心态。
就像是前几年,广场舞占据了,所有的广场一样。人们疯狂的批判说他们没有素质。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教育缺失的问题,可是影响到自己的时候,大家还是不能容忍。
有一句话是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所以你不要妄图期待别人的了解。
经常会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是,不要打扰别人的幸福。其实这类文章说的本质,还是在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吧。
看了余华的活着之后,然后又看了好几遍余华的自序。
我一直试图在做一个不妄加评论他人的人。也不妄图,指手画脚别人的人生。
可是当别人和你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时候,有些东西是躲也躲不掉的。一个人没有办法独善其身。只要你活着。
我其实很想独善其身,可是往往做不到。
在我毕业工作了一年半以后,我开始怀疑整个人生。对世界而言,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消沉向下,很丧。
可是当我需要工作的时候,我的自我也会把我拉成另外一个样子。健谈活泼,积极,学习和工作都很用心。
我时常在心里呐喊,其实我不是这样的,可是大概没有人听得到。我不知道和我工作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
我以前是一个超级喜欢文艺的人,也算是一个阅读的爱好者。看村上,年轻的时候读韩寒。后来慢慢的长大,会看一些,关于情商的书。后来就会看一些关于工作的书,因为想要提升想阅读,想思考。这些习惯,在我的工作当中,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改。
我不知道这算是好不好,不知道这是不是喜欢读书的人,会有的通病。
我总是期待一种先下沉的力量,好像把自己的生活转入一种无底的深渊,爬不出来,只想一直掉下去。
我会明白,要生活,要工作,偶尔我会健身,会阅读。我会尝试学着炒几个小菜,提升一下自己的厨艺。无聊的时候,会尝试写文章。或者学习跳舞,听一下讲座,唱歌应该怎么唱。
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不无聊。做这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会觉得很开心。我很明白我自己在做什么。
而我唯一没有明白的就是,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挣钱。我也不明白,自己想要做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竟然在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工作上呆了那么久?
毕业之后的我浑浑噩噩,其实并没有想要明确奋斗的道路。没有人告诉过我,我到底应该干些什么。
我上过大学。也没有人试图为我指出一条生路。
大家自己都在拼死拼活地活着,为了生存焦头烂额。没有人有时间去顾虑别人的感受。就算是老师,他们也只是负责教书,而不负责负责育人。
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因材施教。我们前18年所读过的书,根本就不够我们用来思考。没有人告诉我们,人生这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而这个世界对活着的人永远都不够包容。
梵高死去了,人们才发现他作品的价值。
太宰治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其实是寺内太寿郎说的:
我思想奇异,
玷污了你们的河流和冰川,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那我们为什么,要对此感到抱歉?
其实是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错了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