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班里我总在发呆,
总是会咬着笔头,皱着眉头;
学校里成绩像浪花,
总是忽高忽低地变化;
什么时候才能像大人一样,
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期待着假期,期待着未来,
轻松快乐的童年。"
以上是隽儿改编《童年》歌词的其中一段,写出了孩子们的一些现状。期待着假期,基本上是学子们的共同愿望。
这个暑假里7月的前半个月,隽儿也是非常忙碌的。她曾一度抗议说:放假比上学还要忙,我想上学。
我给她报了几个兴趣班,我对她说这个课是很难得的,也是你的能力所致,老师才挑选上的,是不能放弃的;那个课是老师牺牲自己的暑假休息时间给大家免费上课的,也不能缺席;这个免费课就在住处几步之遥,很方便嘛,所以也要坚持一下……你这十天半个月里辛苦一点,之后就可以自由自在了。
我把各种课程做了个表格方便查阅,不被遗漏,而且除了周日,我有时间送她上课,其余时间她自己自由出没。结果语文课,才8节,她去上了3节,之后就不肯再去上课了,虽然很近,孩子不乐意,也就作罢,不强求孩子。不过真的很感谢感恩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这些课程全是免费教的,有些是学期课程的延续,有些是需要老师面试挑选的。
我问隽儿,她所认为理想的放假是怎么样的?她说,真正的放假就是睡到自然醒,放下一切,自由自在的看书和玩耍,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作主,自己安排,包括做假期作业……
这样的假期真的很完美。也是可以实现的,在7月下旬和8月份的整个暑假,我都给予她自由自在成长的空间,所有的事情让她自主安排,包括中午需要自己做饭菜。唯有一点,她说她不能睡到自然醒,她要我7:30叫她起床吃早餐,然后开始她一天的生活,她安排得井井有条,十分自律,很赞!
有人说:真正拉开学生“差距”的是——“各种假期”。这话是隽儿说给我听的。于是放假前,家长们就给孩子安排好了各类补习班,奥数、英语、语文、作文……,还有音乐、舞蹈、乐器等等的课,唯恐孩子落下一节就输了整个人生。做家长也真是不容易,有时候也是很矛盾的。特别是小升初的家长们,下学期五升六的孩子们,据说有的省市现在就开始“MK”了,这竞争堪比高考。前段时间,我看过一篇关于小升初的文章,各种专业术语,感觉很懵,我只认识这个“MK”。这让我这种没给孩子报补习班的家长该如何是好?
比上学还要忙的假期,怪不得不少同学感叹“放假真的比上学还要忙,真怀念上学的日子!”“放假太累!”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被各种补习班所累的孩子,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异常火爆的假期补习市场……孩子们由对假期的期盼变为对假期的恐惧,到底是谁偷走了孩子的假期?
当孩子们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打完一只又一只的“怪兽”,真正可以彻底放松的日子,往往变得屈指可数。
相比于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不如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假期让孩子报一个十分有兴趣的兴趣班或者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学会收拾居室,学会煮一两样菜,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当然孩子也绝不能放任自由,整天玩手机看电视,是不可取的!要给孩子一些目标方向,让他去努力。
那么是不是说,孩子假期就不要上补习班了呢?答案当然不那么绝对。补习不是不可以有,最重要是报名前,也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征求孩子的意愿,别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否则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可能会越补越差,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厌学。
人脑高压的学习也会疲劳、效率下降,所以假期做到劳逸结合是孩子们最理想的状态。除此之外,学习并不单单是指教科书的学习,阅读也是一种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各类活动,做手工,做义工,去图书馆博物馆参观等等也是一种学习。
孩子最期待的是“我的假期我做主”,率性,尽兴,快乐无期……
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制定假期计划表,假期让孩子在尽情放飞心情的同时,也会努力地去学习、阅读、锻炼身体……
记得我读书时的小学语文书里,有句印象深刻的话——李大钊说,“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能做到这种境界的,孩子的假期才算没被偷走,但愿孩子们的假期能健康、快乐、有意义、收获成长……
-END-
本文纯属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