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410)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12:12 被阅读0次

卷十三(一六) 【原书卷十三·七三】

严冬友曰:“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若窒而塞之,虽金玉满堂,而无安放此身处;又安见富贵之乐耶?钟不空则哑矣,耳不空则聋矣。”范景文《对床录》云:“李义山《人日》诗,填砌太多,嚼蜡无味。若其他怀古诸作,排空融化,自出精神。一可以为戒,一可以为法。”

严长明,(1731—1787),字冬有(一作冬友),一字道甫,号用晦。江苏江宁人。幼奇慧。高宗二十七年南巡,以诸生献赋,赐举人,用内阁中书,入军机。三十六年,擢侍读。后以忧归,遂不复出。博学强记,所读书,或举问,无不能对。为诗文用思周密,和易而当于情。著《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三经三史答问》、《石经考异》、《汉金石例》、《献徵馀录》等书。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李义山,即李商隐。

李商隐《人日即事》: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画须留白,诗当空灵。适度的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填补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八十年代,订阅过一本《艺术世界》杂志,记得里面说过“艺术的空筐结构”,印象颇深。感谢现在的网络,竟然找到了这篇文章。摘要如下:艺术世界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像纯粹数学一样,具有“空筐”结构的性质。其中尤以音乐最为典型,“空筐”最“空”,最具有弹性。二十岁欣赏《命运交响曲》,同四十岁重聆这部作品时的感受是很不同的。其所以有这种效果,正是因为音乐艺术具有“空筐”性质的缘故。这种性质的音乐心理学基础,便是自由联想。除音乐外,诗歌的“空筐”性质也是很显著的。比如,李商隐的杰作《乐游原》便是一个典型的“空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即便是同一个人,十八岁和六十八岁读这首诗的感慨和体验也是极不相同的。六十八岁的人放进这个“空筐”的东西无疑要比青年时代放进去的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大致来说,艺术分两大类——情节类和情态类。前者的“筐”较“实”,后者则较“空”。在我们一生中,我们至多只想把《福尔摩斯探案》这类小说重读三遍,可是在我们一生中,却可以把贝多芬的《命运》重聆一百遍,把李商隐的《乐游原》也吟诵一百遍。因为前者属于情节类作品,而后者属于情态类的艺术,具有恒听恒新的性质;或者说,它的永久生命力,并不在于自身的情节,而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可以不断把新的人生体验放进去的“空筐”。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410)

    卷十三(一六) 【原书卷十三·七三】严冬友曰:“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若窒...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410)

    【原书补遗卷八·五五】吴江周秉中尚书元理,余戊午同年,宰清远时,余过其邑,小住三日,极为款洽。后官直隶总督,内迁大...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4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sz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