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我十几年读书的经历,得出了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的结论。
首先,你需要把一本书的梗概了解到,并且可以流利的复述。
其次,过了一两个月后你需要再回顾一下。这个时候你看到的就是文章的语句了,注意着重点变成了语句!
我判断一本书是否是好书,就在于它经不经得起二读,也就是推敲。
最后,好的文章你差不多已经了解了。
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个漫长的环节。
你需要花费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去回味这一本书。
如果这一本书在你十岁二十岁甚至八十岁读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受。
这就是经典。
比如我在八岁阅读《红楼梦》,我不愿意。
为什么?贾宝玉娘娘腔,林黛玉哭哭啼啼,薛宝钗耍心机!
但是,当我二十岁读的时候,我喜欢。
为什么?贾宝玉为人正义,林黛玉纯真无比,薛宝钗情商高!
常言道“少不读《红楼》,老不读《水浒》”。这就是说人在每个时期的认知是不同的。
人的经历决定了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在你的阅读上得以反映。
我之所以说读书不在于多,也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读《东野圭吾》的作品,喜欢到把他的全部作品都读完。
我如今仍然记得第一次读完时我的心情,但是我记不得故事的内容了。
为什么?因为贪多嚼不烂!
所以我建议我们大家一起把一本书读了又读,而不是读了很多书。
摘自知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