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食堂吃饭,朋友连着喝了两碗汤,“渴死我了!”用这有盐有味精的丝瓜汤解渴,什么情况?
“你这一上午,没喝水吗?”
“现在办公室没人去打开水。”
“啊?”
“最近办公室断水了!”
一边吃饭,一边听她吐槽了前因后果。
其实,单位本来就有开水房,安装了价格不菲的即时加热饮水机,开水净水都有提供,办公室也配备有开水瓶。只是,开水房有些远,很多人不愿意拎着沉重的热水瓶去打水,都是自带电热水壶烧开水。一度,绿茶,红茶,祛湿茶,咖啡……各种香味溢满办公室,幸福感满满的。
后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区级市级轮番检查,不管功率多大的电热水壶,均被列为了禁用品,自己烧水没戏了,又恢复为去开水房打水。这下矛盾来了。谁去打开水呢?
像我们办公室,人少,每个人都有开水瓶,自己能喝多少去打多少,挺和谐的。
像朋友办公室,十来个人,除了一位男士,其他都是妖娆美女,只有朋友相对朴素一些。一直以来,男士天天打开水,因为人多,天天要跑几趟。
这几天,男士有事请假,办公室里居然断水了。朋友主动打过几回水,可是让她郁闷的是,每次打完的开水,一会被人倒完了,自己没喝上两杯,可是接下去没有人再去打。搞了几回,朋友也不乐意了,干脆不打水了,大家都没得喝。
这不是典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嘛。
我上网查询了解了一下。当一个人的时候,为了自己的需求而挑水,两个人的时候,为了共同利益而抬水;三个人的时候,就都有了依赖思想,都不想自己出力,在取水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后大家都没有水喝。
太多人做同样的事情,会使每个人心里产生这样的想法:反正大家都做一样的事情,我少做或者不做,自然有人来做,在大集体里面也察觉不出来。结果是你不做,我不做,最后大家都不去做了。
德国的研究者林格曼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团队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团体成员会有偷懒的倾向,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性偷懒”。因此这个也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不由得想到一句话:都想乘凉,谁来当大树呢?
在家里,谁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呢。既然进了工作单位,肯定融入集体,每个人都是集体一分子。如果一味地只是享受别人的服务,从头到尾只愿在大树底下乘凉,谁又会永远心甘情愿地给你当大树呢?
最后,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渴了来我这,我每天自己打两大壶,有时候喝不完还要倒掉。”
网友评论